蟑螂自3.5亿年前的石炭纪时代已出现,曾在无数暴龙猛兽的脚下走过,真可谓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生物。蟑螂,生命力异常顽强的生物,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在今天,蟑螂并没有因为恐龙时代的生物只有它生存下来而得到荣誉或掌声,反而受到的是众人厌恶。
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你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也就是说,亿万年来蟑螂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蟑螂的食性很杂,取食种类非常广泛。具体来说,有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饮料以及各种动物性、植物性、腐败及排泄物质等等,相对而言,有一些油水的东西以及香、甜的面制食品,它更喜欢。但是纸张、书籍、肥皂、电线、衣物等等它也不放过。可以说,没有什么是蟑螂不吃的。
蟑螂有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引诱力,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们为“偷油婆”。在食糖中,红糖、饴糖对它们的引诱力最强。但是不同种类的蟑螂,食性也有一定的差别,不完全一样。例如德国小蠊爱吃发酵的食品和饮料,黑胸大蠊喜吃糖和淀粉,美洲大蠊喜食腐败变质的有机物,而澳洲大蠊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等等。
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仓库、贮藏室等处,它们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阴沟和厕所等场所,它们又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甚而啃咬死动物。当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蟑螂也可以取食我们身体掉下来的皮屑,头屑等等。当实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它们甚至可以取食蟑螂自己的尸体,也就是死蟑螂的尸体,它们取食一点就可以维持生存。正是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
蟑螂对饥饿的抵抗能力非常强,但耐饥而不耐渴。例如美洲大蠊在有水无食的条件下,则雌虫能存活90天,雄虫能存活43天。反之,如果有食无水,则雌虫只能存活40天,雄虫只能存活27天。当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无食又无水时,蟑螂间会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大吃小,强吃弱,特别是刚刚蜕皮的虫子,不能动弹,表皮又嫩,就成了竞相争食的猎物。蟑螂在没有头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成活一周,但最终会因为没有嘴喝水而被渴死。只要有一滴水,它们就可以存活两到三周的时间。蟑螂是名副其实的小强!
蟑螂的食性还与其独特的消化道特征有关,美洲大蠊消化系统占据体腔大部分空间,由口部到肛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2倍。咽喉背面具有强壮的背括肌,为骨骼肌,而嗉囊几乎占消化道容积之半,类似于鸡的嗉囊,正因为这些独特的结构特征,可将坚硬的食物有效磨碎,供肠道吸收营养物质。此外,结肠肠壁的内褶形态以及直肠形成的直肠垫结构扩大了肠道表面积,利于从食物残渣和排泄物中回收水分和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