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口渴:切记不能摘那遍地的大“西瓜”,再渴也不能吃。
是否还记得在《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有这样一句话:“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现在用来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不止是橘子,就连西瓜也是如此。众所周知,西瓜是一种十分可口的水果,含水量很高,在夏季是很好的解渴良品。如果你此时大汗淋漓,那么从冰箱里面拿出一块冰镇西瓜,那一定是最美妙的事情了。
但如果你是在沙漠中徒步,感觉到口渴难耐,但偏偏又在此时看到满地都是“大西瓜”,你会怎么做?正常人肯定是迫不及待地砸开两个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然而有经验的人告诉你:在沙漠中,切记不能摘那遍地的大“西瓜”,就算再渴也不能吃,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沙漠中看到的“西瓜”,并非我们日常所吃的西瓜,它不但不甘甜可口,反而十分难吃。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药西瓜”。
药西瓜是一种藤本有*的植物,因为其所有部位有*,可做杀虫剂,中*后有头痛、腹泻的症状。属于一种苦瓜类的果实,一年或两年生,形状如气球,直径3-10cm,颜色一般为*色、淡*色、乳白色。
注意圈出重点:“所有部位都有*”,这可真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了。还别说吃它,就连摸都要十分谨慎了,看见它最好是绕道而行,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有一个成语叫“以*攻*”,这“药西瓜”虽然全身上下都有*,但只要合理地利用起来,还是很有益处的。成熟的药西瓜果皮暗*色,瓤紧实,白色,干燥,味苦,有*,熟后果实干枯,地方医学用来治疗胃病或作泻药。
这虽然都是“西瓜”,可两者的区别也着实太大了,我们吃西瓜解渴,还可以压榨一下喝西瓜汁,果肉红红的十分有食欲。但这药西瓜打开之后,里面全是白色的,味道和它的长相差不多,十分恶心。因为药用价值挺高,所以种植它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只不过不要误食了,否则后果十分严重。
小结
西瓜和药西瓜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但两者实质性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一个是大众喜爱的多汁水果,一个是全身都有*的药材。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即便是沙漠也阻止不了游客们那火热的内心,都想要去挑战自己,挑战极限。面对茫茫无际的沙漠,人类还是太过于渺小,看到海市蜃楼的时候,总会喜出望外,但希望在你即将要触及的时候破灭,那是十分残忍的一件事情。
药西瓜也一样,看似是一个香甜的解渴佳品,却会被它的表象所欺骗,打开之后是白色的瓜瓤,还有那苦涩的味道,更令人谈瓜色变的是它会危及宝贵的生命。只有合理地利用它,才会有价值。
入乡随俗,说得很有道理。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好奇心,耐心的听有经验的人说注意事项,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参考资料:《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