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瓜种植
1、土地选择
选择大气环境质量优、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条件好,两季以上未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块。#种植技术交流#
2、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津杂2号、津杂4号、津春2号、津春4号、津优10号等品种。
3、播期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物特性确定适宜播期。*瓜基本是露地栽培,近年建设大棚进行保护地栽培,提早上市的逐渐增多。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大棚栽培主要以春*瓜为主,其次有夏*瓜、秋*瓜。冬*瓜仅限于元谋及部分低热河谷(无霜)地区栽培。春早*瓜露地(地膜)栽培,一般先在冷床或用营养钵育苗,断霜后再移栽于大田,夏秋*瓜也可以进行直播。
播种期以早春*瓜和晚秋*瓜较为严格,早春*瓜,必须在断霜后移栽,以防幼苗受霜冻;晚秋*瓜必须在早霜前90-天播种,否则后期会受到霜冻影响。楚雄大棚栽培*瓜,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露地、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春*瓜,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夏*瓜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秋*瓜6-9月上旬播种。
4、整地理墒
施足基肥,每亩千克腐熟农家肥,50千克普钙,在翻犁前施下,犁耙碎垡后,以l.1米开墒包沟一条理墒,深沟高墒双行种植,要求沟直、墒平、垡细。并按退步行30厘米打塘,每亩塘。
5、播种育苗
(1)直播:播前可进行浸种催芽,用50℃温水浸种,以促进种子吸水活化,兼起杀菌作用,待水温降至30℃时,保持恒温,继续浸5-6小时。浸种后,把种子轻搓洗净,用清洁湿纱布包好,保持在30℃条件下催芽,可放于瓦罐内或瓷盘内,保持一定湿度,放在灶上两昼夜出芽后即可播种。每亩用种量克,每塘播种2-3粒。播后浇水,后用地膜覆盖。
(2)育苗:用每盘50孔或72孔的育苗盘育苗,基质选用透气性、渗水性好,富含有机质的洁净沙壤土或腐质土,拌少量属熟细粪,装于盘内,不宜装满,稍浅,把催芽后的种子放于穴内,每穴一粒,然后再盖上基质后浇透水,用少许多菌灵和杀虫剂最后喷淋一遍起杀菌杀虫作用。每亩大田栽苗株左右,需种子80-克,每塘定植一株。
6、田间管理
(1)发芽期:从种于萌动到子叶展平。保持一定水分即可,一般需10-12天。
(2)幼苗期:从子叶展平到真叶四叶一心。直播的,在这个时期要破膜,以防烧苗,一股分两次破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用刀片在植株上方划一“十”字小口,待苗适应几天后再把口开大,拉出瓜苗,用细土封住孔口,以保温保湿、防风破膜。育苗移栽的,真叶两叶一心时,可根据栽培季节或天气情况,在早上或傍晚,盖膜前(早春、苗小)或盖膜后定植于塘内,盖膜后定植的,一次用上封孔后浇水。幼苗期除保证一定湿度外,用稀薄腐熟粪水浇一次提苗。
(3)抽蔓期:从四叶一心至第一条瓜座住。此期要及早搭架,用两米高的竹杆或木棍,搭人字架,每墒搭两排,上方用草捆紧,墒子两头或当风地方再补一根呈三脚架,使其稳固再搭3-4台横杆,横杆也可用线代替,要及时理蔓上架,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及早打掉。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灌水只能灌浅沟水,切忌上墒。
(4)结瓜期:从第一条瓜座住到植株枯*死亡。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时期,初期每亩塘施多元复合肥50千克或腐熟饼肥80千克,并保持土壤湿度,保证产品质量。此期病虫害重,特别是春*瓜,正值采收期,使用农药一定要把握准确,对症下药,当天采瓜后当天用药,保证安全间隔期。
(5)采收:要及时采收,采收标准:顶花、带刺、笔直,并且达到商品成熟,采收不及时,影响后期产量。
二、*瓜需肥特点及如何施肥?
*瓜根系主要分布在15-25厘米的耕层内,根系较弱,吸收能力差,属喜肥、耐肥、耐盐性较差,不宜*性施用大量化肥,而*瓜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大,吸收速率快。因此,大量施足有机肥是*瓜高产栽培的基础,一般每亩应施足以腐熟人畜粪为主的有机肥-公斤。*瓜每次的追肥量不要过大,追肥的次数要多,掌握好“少吃多餐”的原则。
在结瓜初期进行*次追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硫酸钾5-8公斤。盛瓜初期进行第二次追肥,在盛瓜期每次的追肥间隔要缩短,结合灌水进行。第三次以前的追肥相同,以后各次减半。在结瓜盛期使用叶面肥时必须配合光合营养膜肥一起使用,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施用全年受益。
三、*瓜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1、*瓜畸形
如果*瓜生育期间营养不足,植株生长势弱或受蚜虫、霜霉病等病虫的严重危害,易长成尖嘴瓜。*瓜生育期间温度高、水分大、植株生长较旺盛,瓜条生长较快,或在*瓜开花期低温、连阴雨天气,授粉不良,胚珠发育不均,瓜顶端种子形成多,瓜长得粗,而瓜的中下部种子少或无籽,瓜长得细,成为大肚瓜。
*瓜整个生育期间,特别在结瓜期,均衡供水,保持土壤见湿,避免过度干旱缺水或大水漫灌。晴天要注意浇水,防止缺水。浇水要控制浇水量,特别是果实膨大期切忌过量浇水。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收瓜后追*次肥,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1次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
防治:在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时用免套膜袋配合壮瓜蒂灵进行喷施,可激活植物生态生长正能量,拓宽植物导管路径,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提升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落果率,减少裂果、僵果、畸形果发生率。免套膜袋喷施果面可以形成一种高分子保护膜,不影响光照和着色,而且喷施后口味纯正,保鲜期长。
2、*瓜化瓜
多发生在结果初期,棚内高温干旱,尤其是土壤干旱时,由于肥料过多及水分不足而伤根,或土壤潮湿,但地温和气温偏低而发生沤根,或根吸收能力减弱,都会出现化瓜。*瓜单性结实能力弱的品种,遇有低温或高温,妨碍受精则产生化瓜。
防治:1、及时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部发新根,必要时轻浇水追肥后,再松土提温,即可有效地控制化瓜;提倡基肥增施腐熟有机肥。
2、苗期喷施0.02ppm芸苔素内酯加易于吸收、养分较齐全的叶面液肥2-3次。
3、在*瓜雌花开花后,分别喷赤霉素、吲哚乙酸、腺嘌呤,化瓜率下降50%-75%,单瓜增重15-30克,采收时间提前1-5天。
4、进行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化瓜率下降72.5%。
5、喷洒稀土元素对减少化瓜,促进果实生长具明显作用。每亩用农用稀土30克,用温水稀释成一定浓度进行叶面喷洒。
3、*瓜角斑
*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幼苗期即可发病.子叶上染病初呈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凹陷,以后病斑变褐色干枯;真叶染病后,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面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燥后成一层白色膜或白末,病斑后期易开裂穿孔。茎、叶柄、瓜条染病,病斑也呈水渍状,近圆形淡灰色,病斑中央常产生裂纹。潮湿时,瓜条也产生菌脓。病斑可向瓜条内部扩展,一直延伸到种子致使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受害后,易腐烂,早脱落。
防治:常用药剂有5%DT(琥胶肥酸铜)倍液、72%农用链霉素倍液、77%可杀得0倍液或75%达科宁50克加72%农用链霉素15克对水15公斤喷雾,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4~5天喷药*,连喷3~4次、防效可达90%以上。
4、*瓜白粉
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原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5、*瓜红粉
*瓜红粉病是塑料大棚或温室*瓜等瓜类作物生产中新发生病害之一,随着*瓜保护地栽培面积的逐步加大,红粉病已呈逐年上升趋势。
叶片感染红粉病后,会出现暗绿色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浅褐色病斑。当种植环境湿度比较大时,叶片边缘呈水渍状,病斑薄,容易破裂。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下,病斑上越易生浅橙色霉状物,*后会使得叶片腐烂或干枯。菌落初为白色,后渐变为粉红色。
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需要注意的是,在*瓜采收前7天停止喷药。
6、*瓜叶点霉叶斑
是*瓜种植中的一种常见的进入春天后易发的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葫芦科叶点霉,属于半知菌亚门类型的真菌。主要为主要表现为在叶片表面出现数量不多、不太明显、大小不一的小黑粒点。发病初期现大型水浸状斑,中部色较浅,后渐干枯,四周具浅绿色水渍状晕环,病斑大小15~20毫米;后期病斑中间呈薄纸状,浅*色,易破碎,病斑上可见数量不多、不大明显的小黑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该病多发生在生长后期。
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每平米施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液肥毫升,对水稀释倍喷洒叶面,可增强抗病性。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打去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透性。
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64%杀*矾可湿性粉剂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7、*瓜黑斑
黑斑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瓜新发生的病害,俗称烤叶病、烧叶病,幼株、成株均可发病,主要侵染*瓜叶片。
一般中下部先发病,后逐渐向上发展。初期叶背呈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中间*白色,边缘*褐色,后期表面粗糙,稍隆起,且有褪绿色晕圈,病斑多数在叶脉之间,很少发生在叶脉上,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成一片,使叶肉组织枯死,似火烤状,不脱落。湿度大时,可看到黑褐色霉层。重病田往往株株发病,每株病叶除心叶和未展开的幼嫩叶外,其他叶片均发病。此病发病在结瓜期,如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绝产。
防治:黑斑病的关键是必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保护地在发病初期可用粉尘剂和烟雾剂防治。于傍晚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地每次用1公斤;或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亩地每次用~克;或每亩地每次用15%杀*矾烟剂~克,隔7~9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与粉尘剂交替使用。还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或40%克菌丹可湿粉剂~倍液或50%扑海因粉剂1倍液,7~9天喷1次,交替使用,连续3~4次。当病情迅速扩展时,可用20%施宝灵胶悬剂1万~1.5万倍液喷1次后,再用其他药剂连续防治。
8、*瓜霜霉
霜霉病是大棚*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单纯的化学防治,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防治上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
1、改善田间小气候采用膜下沟灌,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塑料膜。定植时合理密植,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减少病源。
2、生态防治适宜*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为:温度16-22℃,相对湿度85%以上,植株叶面有小水滴或水膜。因此防治措施为:①控温,上午大棚温度尽快升到32-35℃,提高光合作用。夜间温度前半夜控制在16℃以下,后半夜在13℃,当外界气温达13℃时,可以整夜通风。②控湿,在保障植株正常生长所需温度前提下,尽量通风,使夜间结露时间不超过2小时,放风以放顶风为主。③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后马上闭棚升温至32℃,持续1小时后通风散湿,当温度降到25℃后,再关闭风口升温,这样反复进行2-3次,可有效减少当天夜间叶面形成水膜的面积。
3、高温灭菌棚内局部发病重,但瓜秧较健壮时采用此法。晴天上午烧水后将棚室封严,迅速使*瓜生长点部位的温度开高到43-45℃,达2小时,然后多点通风,并加强管理,可高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
4、提高植株抗病力*瓜生育期长,需肥量大,特别是基肥,每平方米温室需腐熟高机肥5平方米以上,因此在整地时要施足底肥,浇水时随水追施适量速效性肥料,适当增施磷钾肥。结合喷药,每桶水加入克葡萄糖和迦姆丰收、喷施宝等叶面肥能明显提高抗病力。
5、补施C02由于棚室封闭,棚内二氧化碳不能满足*瓜的正常需求,适时补充二氧化碳是增强*瓜抗病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方法是:每个大棚内放6-8个距地面lm高的塑料桶,桶内放1/3桶量的稀硫酸(1:3),每天上午桶内投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铵(晴天苗期每平方米投入碳铵5.7-7.8克,结瓜期13.3-16.3克),以早晨棚室温度达18℃以上投放为宜,注意多云天少施,阴天不施。长期施用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发生蔓延。发病初期施用,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6、防治:应以烟剂、粉剂为主,喷雾为辅,几种农药要交替使用,常用烟剂有百菌清、速克灵、百速烟剂等,粉剂奇百菌清粉剂等,喷雾用克抗灵、盛丰杀菌剂倍液、普生-倍液,每天*,交替施用,连喷3-4次。
9、*瓜褐斑
褐斑病又称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呈淡褐色圆形病斑,后变褐绿色,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有的斑中部呈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枯死。
1、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至3年以上的轮作。
2、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15分钟,然后再浸种催芽。
3、施足基肥,合理浇水、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加强通风排湿,降低湿度。彻底清除病叶,并进行深埋,清除病源。
4、初期可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64%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用药2-3次。
10、*瓜猝倒
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时幼苗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
1、用30%苯噻氰乳油0倍液浸泡*瓜种子6小时后带药催芽直至播种。
2、连年种植蔬菜的营养土,育苗时也要用95%恶霉灵原药,每平方米营养土用1.5克对水倍均匀喷洒营养土,拌匀后装盆或育苗盘再播种。
3、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宜大水漫灌。
4、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严防瓜苗徒长染病。
5、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栽培,防止雨后积水。*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
6、初期喷淋10%赛世水分散剂(苯醚甲环唑)倍液,每平方米喷淋对好的药液2-3升,或15%恶霉灵水剂倍液、3%恶霉·甲霜水剂0倍液。
11、*瓜疫病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浇水过勤的黏土地及下水头发病重。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秃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显著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同株上往往有几处节部受害,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病斑,边缘不明显,扩展迅速,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裂,病斑扩展到叶柄时,叶片下垂。瓜条或其他任何部位染病,开始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缢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1、进行药剂浸种,72.2%霜霉威水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浸种半小时后催芽。
2、采用深沟高畦栽植,开好三沟,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雨后沟干,避免积水。苗期控制浇水,结瓜后做到见湿见干,发现疫病后,浇水减到最低量,控制病情扩展。但进入结瓜盛期要及时供给所需水量,严禁雨前浇水。做到及时检查,发现中心病株,拔除深埋。
3、雨季到来之前先喷1次预防,雨后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后,立即喷洒或浇灌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倍液、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66.8%丙森·缬霉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倍液灌根,每隔10天1次,病情严重时可缩短至5天,连续防治3-4次。使用霜霉威的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12、*瓜菌核
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和茎蔓。果实染病多在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并长出白色菌丝,后菌丝纠结成黑色菌核。茎蔓染病初在近地面的茎部或主侧枝分杈处,产生褪色水浸状斑,后逐渐扩大呈淡褐色,高湿条件下,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毛状菌丝。病茎髓部遭破坏腐烂中空,或纵裂干枯。叶柄、叶、幼果染病初呈水浸状并迅速软腐,后长出大量白色菌丝,菌丝密集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一般长在腐败了的茎基部,或烂叶、叶柄、瓜条等组织上,茎表皮纵裂,但木质部不腐败,故植株不表现萎蔫,病部以上叶、蔓萎凋枯死。
1、定植前用50%异菌脲或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配成药土耙入土中,每亩用药1公斤对细土20公斤拌匀;种子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即日可杀死菌核。
2、施用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
3、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4、初期用10%赛世水分散剂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25%华茂咪鲜胺乳油0-1倍液,每隔8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病情严重时,除正常喷雾外,还可把上述杀菌剂对成50倍液,涂抹在瓜蔓病部,不仅控制扩展,还有治疗作用。
13、*瓜枯萎
秧苗老化、连作、有机肥不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或质地黏重的酸性土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被害株最初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萎蔫叶早晚恢复,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子实体。有时病部溢出少许琥珀色胶质物。幼苗染病,子叶先变*、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或茎部变褐缢缩或呈立枯状。
方法:1、*瓜品种间对枯萎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应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改传统的土方育苗为营养钵或自制的塑料套分苗,便于培育壮苗,定植时不伤根,定植后缓苗快,增强寄主抗病性。
3、选择5年以上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土地种植,或与其他蔬菜实行轮作。
4、嫁接防病。利用南瓜对尖镰孢菌*瓜转化型免疫的特点,选择云南黑籽南瓜或南砧1号做砧木,取计划选用的*瓜品种做接穗,采用靠接或插接法,进行嫁接后置于塑料棚中保温、保湿。白天控温28℃,夜间15℃,相对湿度90%左右,经半个月成活后,转为正常管理。采用靠接法的,成活后要把*瓜根切断,定植时埋土深度掌握在接口之下,以确保防效。
5、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堆肥或海藻肥,减少伤口。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浇水做到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适当多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使根系茁壮,增强抗病力;结瓜期应分期施肥,切忌用未腐熟的人粪尿追肥。
14、*瓜灰霉
主要为害幼瓜、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渍状,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较大的瓜被害时,组织先变*并生灰霉,后霉层变为淡灰色,被害瓜受害部位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叶片一般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形成直径20-50mm大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烂瓜或烂花附着在茎上时,能引起茎部的腐烂,严重时下部的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
防治:1、搞好生态防治,推广高畦覆地膜或滴灌栽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至33℃则不产孢,降低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具体方法参见*瓜霜霉病。
2、苗期、果实膨大前1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
3、在苗期和花果期这两个阶段,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菌剂,于苗期第一个高峰前及花果期第二个高峰期喷洒10%赛世水分散剂倍液,或0.5%OS-施特灵水剂倍液、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0倍液、25%华茂咪鲜胺乳油0倍液、30%百·霉威可湿性粉剂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0倍液,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和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使用嘧霉胺的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15、*瓜炭疽
*瓜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生橙*色点状胶质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重者幼苗近地面茎基部变*褐色,逐渐细缩,致幼苗折倒。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棚室湿度大,病斑呈淡灰至红褐色,略呈湿润状,严重的叶片干枯。
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症状常具不同表现型,易与叶斑病混淆。主蔓及叶柄上病斑椭圆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包围主蔓,致植株一部或全部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呈淡绿色,后为*褐色,或暗褐色,病部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黏稠物,后期常开裂。叶柄或瓜条上有时出现琥珀色流胶。
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3年以上轮作。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对苗床应选用无病土或进行苗床土壤消*,减少初侵染源。采用地膜覆盖可减少病菌传播机会,减轻为害。
3、初期喷洒10%赛世水分散剂倍液,或70%施立克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25%华茂咪鲜胺乳油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16、*瓜花斑叶
*瓜花斑叶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蛤蟆叶”,多发生于棚室*瓜植株中部。初期叶脉间出现深浅不一的花斑,而后花斑中的浅色部分逐渐变*,叶面呈凹凸不平状,凸出部分呈*褐色。最后整个叶片变*、变硬。同时,叶缘四周下垂,这与一般*化叶片不同。
措施:1、培育壮苗,定植缓苗后适当控水,加强中耕,提高土温,以促进根系发育。2、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补充钙、硼、镁等微量元素。3、进入结瓜期后,要适量、均匀地浇水,不能过度控水。4、按*瓜一天中生理活动对温度的要求调控温度,白天上午保持在28℃―30℃,下午在25℃左右,上半夜为15℃―20℃,下半夜为13℃左右。特别是晚9―10时以前温度应稍高些,以后逐渐把温度降下来。5、适时摘心,适当打掉底叶。6、使用含铜药剂时,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而且不宜连续使用。
17、*瓜实蝇
为害情况: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
方法:1、*饵诱杀成虫。用香蕉皮或菠萝皮(也可用南瓜、番薯煮熟经发酵)40份,90%敌百虫晶体0.5份(或其他农药),香精1份,加水调成糊状*饵,直接涂在瓜棚篱竹上或装入容器挂于棚下,每㎡20个点,每点放25克,能诱杀成虫。
2、及时摘除被害瓜,喷药处理烂瓜、落瓜并要深埋。
3、保护幼瓜。在严重地区,将幼瓜套纸袋,避免成虫产卵。
4、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选中午或傍晚喷洒4.5%高效氯氰微乳剂4.5%高效氯氰微乳剂0倍液,或48%地蛆灵乳油(*·辛)倍液,或3.2%甲氨阿维·氯微乳剂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0倍液,或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0倍液、40%辛硫磷乳油倍液等药液。因成虫出现期长,每隔3-5天喷1次,连续2-3次。使用顺式氯氰菊酯的,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18、*瓜瓜蚜
为害特点: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作物汁液。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
方法:1、保护地提倡采用20-25目、丝径0.18mm的银灰色防虫网,防治瓜蚜,兼治瓜绢螟、白粉虱等其他害虫,方法参见美洲斑潜蝇。
2、采用*板诱杀。用1种不干胶,涂在*色塑料板上,黏住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可减轻受害。
3、瓜蚜点片发生时,喷洒0.2%蚜螨敌水剂或0.3%绿灵水剂-0倍液、99.1%敌死虫乳油倍液、0.5%印楝素乳油倍液、1%苦参碱醇溶液倍液,持效10天。
4、防治:用3.2%甲氨阿维·氯微乳剂0倍液,或48%地蛆灵乳油(*·辛)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0倍液。抗蚜威对菜蚜防效好,但对瓜蚜效果差。保护地可选用10%异丙威杀蚜烟剂,每亩用药36克,注意交替用药。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