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换季鼻子总是不通气这个小发明你可以先种草 [复制链接]

1#

鼻腔疾病众多,其共同的一个临床表现就是鼻塞。鼻塞虽然不是大毛病,但是它所导致的慢性缺氧,会引起头痛、鼻出血、睡眠障碍等不适,久而久之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塞是常见的呼吸之痛

鼻科是呼吸系统的门户,对整个呼吸系统影响非常大,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仅鼻炎人群就有3.5亿人;鼻中隔偏曲发病率也高达16%~17%,全国约有万人,其中约四分之一的人需要手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发病率为9.9%~29.2%,全国约有万腺样体肥大患者。而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痛苦就是鼻塞带来的呼吸之痛。

临床上为改善患者通气常常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因为个体差异,有些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较高,而且还有些患者在手术的禁忌范围之内。即便是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一段时间鼻子的填塞和止血是目前医学无法克服的难题,也成为患者绕不过的一段痛苦经历。

小支架可有大作为

那么,能不能在鼻腔里放一种特殊材料做成的中空支架,解决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呢?更进一步的,或许还能既解决通气问题,又起到支撑压迫止血的作用。

对于那些鼻腔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中空支架可以让他们术后的舒适程度提高,加快术后恢复。若能让支架可释放药物,对一些不需要手术的病症,是否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呢?

有感于患者的呼吸之痛,医院耳鼻喉科博士刘俊秀根据自己在鼻腔手术领域多年实践获得的大量数据,大胆地提出设想,耗费两年多的时间研发设计出了鼻腔支架,并且获得了国家专利。该发明在首届中国医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奖、第二届首都转化医学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

这种鼻腔支架分为鼻前庭支架、固有鼻腔支架、鼻中隔折叠支架、后鼻孔支架等各种类型,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不同选择使用。

比如前鼻孔支架,可以放置于鼻前庭部位,通过改变鼻前庭形状及大小,改善患者通气,适用于不愿意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的患者;鼻中隔支架,可用于鼻中隔术后患者,起到加压止血防治并发症的作用,替代现行用海绵填塞的办法,同时还不影响患者通气,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鼻前庭及后鼻孔支架,可适用于鼻腔堵塞性疾病,包括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肿瘤、小儿腺样体肥大等。

让治疗变得更简单

鼻腔支架设计独特,临床适用性强,颠覆了传统治疗手段。支架所用材料为高子弹力材料,这种材料集强度、韧性和弹性三方面的优势,既能保证支架对鼻腔的支撑作用,又能保证支架在进入鼻腔后,更好地贴合鼻腔,避免以往金属支架对鼻腔内壁的伤害,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性。

另外,鼻腔支架与鼻腔贴合的一侧还覆盖了纳米杀菌涂层或缓释药物涂层,该药物层里填充了用于治疗的药物(如鼻喷激素、抗过敏药等)。通过该药物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进行局部治疗。

图为鼻腔支架

这个支架延展性也非常强,目前已开发出针对鼻腔前、中、后鼻孔不同疾病的多品种与型号的支架与辅材,后期还将开发患者可在家自行取放的简易支架。在患者前来就医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CT等扫描的方式,获得患者鼻腔的数据,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定制出尺寸合适的鼻腔支架。有了这个鼻腔支架,将来许多鼻塞患者的治疗将会变得更加简单,或许就像摘戴眼镜一样。

目前,这一发明专利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成果转化阶段,有望造福于鼻塞患者,使更多人远离呼吸之痛。

科学述评

医工本就是一家

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俊秀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飞速发展,鼻科手术越来越微创,但是再微创的手术还是有创伤,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特别是术后鼻腔填塞所引起的鼻塞头痛让很多患者痛苦不已。

为此,我们研发设计了新型鼻腔支架,其经压缩放入鼻腔后会自动回弹,起到支撑重塑、压迫止血的作用。这个鼻腔支架,对于那些惧怕手术的患者,或由于手术禁忌证无法手术的患者,或那些无法下定决心给孩子做腺样体肥大手术的家长来说,将是替代手术和药物治疗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可以使患者轻松告别鼻塞的痛苦。

这个小小的鼻腔支架看似简单,但是从创意到临床应用却耗费了我们两年多的时间。如何将创意转化成产品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鼻腔支架的材料选择上,我们完全是小白。

尽管我们鼻科团队在鼻腔微创手术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个鼻腔支架的创意也是我们提出的,对它的功能设计也非常明确。但是,如何选择一种合适材料,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才能实现我们设计的形状和功能,使支架符合鼻腔流体动力学,与敏感鼻腔黏膜紧密贴合且受力均匀,已远远超出我们医生的能力范围。

在鼻腔支架的研制之路上,我非常感谢北医三院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为我们搭建了医工结合的平台,帮助我们找到了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北航材料系研究团队,他们利用专业所长,在材料的选择上、在制造工艺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根据我们的要求制作出新型鼻腔支架,而且还根据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大大加快了转化的进程,使鼻腔支架不再是我们的梦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应用于临床治疗。

同时,还与国家纳米中心合作,一起研发药物缓释纳米涂层鼻腔微创支架的设计与应用,在改善通气的同时,在局部发挥药物作用,治疗过敏性鼻炎,提高了我们鼻腔支架的技术含量。

在这次合作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医工结合的重要意义。作为世界上拥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最多的国家,其实我国并不缺乏医学创新的理念,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创新仍然是短板,这也制约了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

医疗产品的创新,一头连着临床,一头连着工业生产,只有医工密切结合,才能将医生的创意转化为产品,造福于广大患者。可是,医工结合并不简单。不仅受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限制,更受限于我国医工融合发展的程度。

在有些发达国家,医工融合发展的模式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提出创新理念,然后由研究机构或制造企业完成专利申请,并以医生的最大满意度做成样品,最终专利属于医、研、企几方共有。

但在我国的临床医生与研究机构或企业还没有实现密切的融合发展,临床医生医学创新理念的成果转化速度非常缓慢。所以,想要加速医学科技产品创新,医工就不只是结合,还要成为一家,共同实现医学创新。

今后我们将把重点放在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鼻科疾病临床数据平台的建设上,与互联网企业密切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经验,在常见疾病以及疑难疾病的治疗指南的制定方面贡献我们的力量。

文:医院仰东萍

编辑制作:胡彬

审核:方彤

热文精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