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菇反季栽培就是冬季制作菌棒,春夏季出菇。因北方山区夏季较南方凉爽,具有相对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够实现反季栽培香菇,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北方的盛夏季节每年总有一段时间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造成香菇菌棒腐烂,制约反季香菇的发展。覆土地栽模式和立棒畦床模式在高海拔地区和林下栽培香菇能够实现菌棒安全越夏,但是这两种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低,虽然单棒产量不低,但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量低,适合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目前香菇产业正向着园区化、规模化、机械化、工厂化、周年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为了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实现同一园区内周年四季出菇,笔者进行了立体层架式反季栽培香菇试验,现将关键技术简报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1选择合适的品种,适时制菌棒
北方反季出菇要适时制菌棒,笔者的做法是在11月、12月和来年1月制作菌棒。冬季温度低,发菌较慢,经过3~5个月的发菌期才能完成转色,形成厚度适中的菌皮,4月中下旬菌棒入棚上架,脱袋出菇,5月进入批量出菇,9月结束。
北方反季栽培香菇品种选择是关键,-年笔者进行了10个香菇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菌龄短高温品种或者是广温型品种,如辽抚4号、、-4、南山一号、秋1等表现较好。菌龄短的品种容易出菇,但大都有爆出菇、白棒出菇的习性。所谓白棒出菇,就是菌棒还没有完成转色,没有形成棕褐色菌皮,就出现了香菇原基,开始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所谓暴出菇大都发生在脱袋后的第一潮菇,17cm×60cm的菌棒能同时出现~个菇蕾,消耗菌棒大量的养分。
立体层架栽培在制作菌棒时最好是添加保水膜,若裸棒层架栽培,菌棒容易失水,喷淋过勤,容易出黑面菇,很难生产出含水量较低的白光面菇。
2搭建温湿度可控的棚室
香菇属于变温结实的菌类,在同一个生产园区内实现四季出菇,建造棚室是关键。出菇棚冬季要能够保温,夏季能够通风降温。
-年笔者进行了不同结构棚室的出菇试验,其中利用聚苯板和钢架结构,配以遮阳网、棉被、棚膜、激光水带(激光打孔)、喷淋装置、水帘、天窗、侧窗的出菇棚能够满足夏季出菇的要求,棚内冬季最低温度10℃以上,夏季棚内最高温度28℃以下。棚内摆放立体多层出菇架。笔者称这种棚室为四季出菇棚,如图1所示。其中手动天窗结构非常实用,夏季打开天窗和地窗,棚内自然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夏季通风、除湿、降温。
3做好环境卫生,严格控制病虫害
从年开始阜平县就采用基地带园区“六统一分”的模式发展香菇产业,基地统一制作菌棒,园区进行栽培生产。园区化、规模化栽培香菇,促进了产业发展,但同时也利于病虫害的传播为害。病虫害一旦失控会造成较大危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控工作。
首先,要建立园区内香菇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设立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清除园区内及周边杂草杂物和一切腐烂有机物,铲除蚊蝇滋生地。香菇栽培不同于其他菇类可以在完全封闭的空间内生产,栽培香菇的棚室大都是半开放式棚室,更要加强调环境的治理。
其次,对菇蝇菇蚊等害虫的防治采用悬挂粘虫板、蚊蝇扑捉器等物理方法较好。容量在3万棒的一个大棚,建议悬挂30~60张粘虫板,若菇蚊菇蝇大量发生,粘虫板很难控制时,可以在休菌期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打药防治虫害时,棚室内外及周边环境应该同时打药。
第三,病害防控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菌棒腐烂病一旦大规模发生,就是香菇的“癌症”,木霉菌孢子随空气传播,条件合适时,快速繁殖,很难控制。降温除湿是防治的关键措施。早期在接种穴零星发病时,可以用石灰水涂抹;早期在菌棒向下的一面零星发病时,可以用石灰水冲洗。发病严重时,应该在休菌期,采用化学药剂防控。
在选用化学药剂防治香菇菌棒腐烂病时,要使用正规药厂生产,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控制浓度和用量。
另外,夏季注水应严格控制注水量,宁少勿多,严禁使用裸露的水坑水。在“桑拿天”能不注水则不注水,采用喷淋降温补水法,自然出菇,是较为理想的越夏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