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尾蚴:钩球蚴被中间寄主刘氏中剑水蚤或温剑水蚤吞食后,穿过其消化道到达体腔,发育成为原尾蚴。原尾蚴在剑水蚤体腔内,初期为圆形,后转为长形,同时在身体的后端生有一个圆形的尾器。这时小草鱼如果吞食感染有原尾蚴的剑水蚤,就得了“干口病”。裂头蚴:感染了原尾蚴的剑水蚤,被草鱼苗吞食后,经过消化作用,剑水蚤身体破裂,原尾蚴从水蚤体内穿出,在鱼的肠内蠕动,脱下尾器,发育为裂头蚴。这时期的幼虫,身体沿有节片。在夏天经11天后,身体长出节片,逐渐进人成虫。成虫:在水温28一29时,裂头蚴在小草鱼肠内经过21一23天达到成熟,初次产卵。卵随鱼的粪便排到水里,又重复新的生活史。
血居吸虫病九江头槽绦虫的蔓延和广东育苗操作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按广东南海和顺德育苗区一般操作的习惯,在每年3、4月间是捕清旧鱼苗和准备培育新鱼苗的阶段。在这时期池塘经过清塘,接着下草料培养浮游生物,作为新苗的饵料。这时池塘放养一定数量的鳙和草鱼种。前者是用以抑制浮游生物过量繁殖;后者是用以清除塘底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水绵、水网藻等,这些鳙和草鱼俗称为“食水鱼”。这些鱼要等到育苗的前一天才将它们从塘中捞出。根据检查放养的“食水鱼”中的草鱼绝大多数都已感染绦虫。虽然这些草鱼在育苗前已捞出,但是在池塘里却留下大量的绦虫卵和已感染的中间寄主,这样就为绦虫的传播开辟了途径。其次,广东养鱼都采用茶粕为清塘材料,茶粕对鱼的*杀效能很好,但对于寄生虫的卵和传递寄生虫的中间寄主没有清除的效用。这两种因素都促使九江头槽绦虫在广东育苗区广泛地蔓延,成为草鱼苗大量感染绦虫的原因,导致严重的死亡。
血居吸虫病防治方法:
关于治疗缘虫病的方法,过去有用槟榔和南瓜子的。前者是以药汁或研粉与饵料1:1相拌喂鱼,后者是以研粉拌饵料投喂,均有杀虫、驱虫的效果,但由于槟榔价钱较贵,南瓜子也由于用途较),因而也很少被用作治疗鱼绦虫病的药物。目前在我国使用治疗九江头槽缘虫有效的化学药物主要是硫双二氯酚商品名称为别丁,这种药物的驱虫机理是病鱼服用别丁后,在肠道能阻止三磷酸腺甙的合成,从而能引起寄生虫能量代谢的障碍伽蚊死,而对鱼的副作用甚微。驱虫最好在发病开始期(秋末)进行。剂量是别丁和精饲科按1:或1:混合,用量为鱼体重的5%,每天2次连续5天投喂病鱼。
奥克丹蒋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