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韭菜迟眼蕈蚊难发现发生广危害重,做好
TUhjnbcbe - 2023/4/14 20:10:00

韭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极高的保健作用,是南北方人们都非常喜欢一种蔬菜。在我国各大韭菜种植区,都会有韭菜迟眼蕈蚊不同程度地发生,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毁种。

韭菜迟眼蕈蚊,又称韭蛆,特别喜食韭菜,是一类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害虫。通常在地上部分出现症状时才被发现,此时危害已严重。菜农朋友往往采用化学药物灌根的方法进行防治,但防治药物较少,长期使用害虫易产生耐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此外,长期使用农药容易造成农药残留,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

那么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系统、深入的讲一下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主要内容包括: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原因、发生时间及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广大菜农朋友们带来帮助,实现韭菜的丰产丰收。

一、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

1.成虫

雄成虫体长2.0~4.8mm,整体呈黑褐色,头部较小,复眼较大;为丝状触角,共16节,基部2节粗大。胸部背面明显隆起。足纤细,褐色;胫节末端有1对长距及1列刺状胫梳,前足基节超过腿节的一半,胫梳4根。翅淡烟色,脉褐色,前3条脉粗壮。雌成虫体长2.4~5.0mm,触角短且细,鞭节各节的长度略大于宽度。腹部中段粗大,末端尖细,腹端具1对分为2节的尾须。

2.卵

椭圆形,长约0.2mm,表面光滑,初产时白色,后变为暗米*色,孵化前出现小黑点。

3.幼虫

老熟时体长5~7mm,体细长,圆筒形,头部黑色,有光泽,身体乳白色,半透明,无足。胸部3节,腹部9节。

4.蛹

为离蛹,体长约3mm,长椭圆形,初期*白色,后变为*褐色,羽化前变灰黑色。

二、韭菜迟眼蕈蚊的为害症状

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幼虫在韭菜叶鞘基部、鳞茎内和韭根周围土壤越冬,通常隐藏在韭株根茎周围的土缝内、土块下和叶鞘缝隙等地方产卵。初孵幼虫向下爬行,啃食韭菜的新芽、嫩茎,或者聚集在韭株的叶鞘下部、鳞茎上部取食危害,刺破表皮后蛀食内部组织,随着取食伤口腐烂不断深入。新芽和嫩茎受害,轻者导致叶片畸形,长势较弱;重者会伤害韭株生长点,导致不能发棵。叶鞘受害,首先在外层叶片上表现出症状,危害初期叶尖或者叶片单侧条状*化萎蔫,接着整株*化、叶片萎蔫,最后韭株*萎倒伏。鳞茎受害,除了能引起植株萎蔫倒伏外,严重时整个鳞茎腐烂,韭丛彻底死亡。田间一般呈点片发生,重受害田呈现缺苗断垄状。

三、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原因

害虫的发生与周围的生存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天气的变化以及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如施肥、浇水、轮作换茬等均会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种群数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1.温度与害虫发生的关系

韭菜迟眼蕈蚊在20~25℃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指数和繁殖力较高,这与春秋两季是其为害高峰的田间实际情况相吻合。幼虫的垂直分布随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而变化,春秋上移,冬夏下移,这是春秋季发生重的原因之一。当耕层8cm深处地温上升至13℃后,越冬幼虫即可开始活动,成虫开始羽化出土,18~25℃为幼虫最适发育温度,28℃可正常生长发育。

2.湿度与害虫发生的关系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韭菜迟眼蕈蚊不休眠,可持续发育繁殖和为害。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性喜潮湿,土壤湿度以20%~25%最为适宜其存活。过大和干燥的土壤湿度都不利于各虫态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夏季韭蛆种群数量下降的主导因素是高温干旱或高温多雨。

3.土壤质地与连作与害虫发生的关系

韭蛆虫口密度与土壤质地关系极其密切,砂质壤土发生少,轻壤土发生较多,中壤土发生最多。韭菜是多年生宿根蔬菜,如果管理得当,可连续采收10年,但同时连作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造成虫量逐渐累积致使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通常情况下种植1~2年的韭菜田韭蛆发生较轻,种植3年以上的韭菜田韭蛆为害严重。

4.施肥与害虫发生的关系

韭蛆成虫产卵趋有机肥,幼虫半腐生性,田间使用有机肥有利韭蛆的发生。施用过多的有机肥的韭菜田中韭菜迟眼蕈蚊发生重,这与韭菜迟眼蕈蚊对有机肥中挥发的含硫气味有趋性有关。

四、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时间

迟眼蕈蚊在露地韭菜田1年发生4~5代,保护地可继续发生1~2代。以幼虫和蛹在韭墩或3~5cm土层中越冬,翌春3月中旬当地温升至10℃以上,韭菜刚刚萌动时,越冬幼虫开始上潜1~2cm土层内化蛹,小部分越冬蛹开始羽化出土,一直持续到4月底。3月中下旬至5月初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发生盛期为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后1~2d即开始产卵,常几粒至十几粒聚产,产于土缝中或土块下,经5~7天孵化出幼虫。幼虫初集中为害,后分散开。由于韭菜栽培模式和环境条件各异,以及迟眼蕈蚊寄主不同,越冬代成虫孵化不集中,持续时间长达2个月,故其2~4代幼虫持续发生,为害韭菜持续不断,以春、秋季两次为害较重。

露地韭菜一般3月中下旬始见被害株,4月中下旬到5月初为第1次危害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第2次危害盛期。7~8月份因气温高、植株老化及暴雨冲刷作用等因素,幼虫活动力降低,下潜蛀入鳞茎内越夏,危害减弱。9月中下旬至10月份再次出现为害高峰。进入11月份,气温降低,韭蛆为害基本停止,部分幼虫开始化蛹越冬。保护地环境条件适宜,韭蛆可不越冬,继续为害1~2代。为害盛期主要发生在12月中下旬和2月中下旬。

五、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加强管理

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品质好、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如雪韭、平韭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将韭菜与豆类、茄果类等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因连作加重病虫害发生的机会。及时清洁田园,处理枯叶及杂草,减少病源。沿宽行和簇间深锄松土,剔除簇心土,晒根晾土。

2.科学施肥,灌水防蛆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少施氮肥,增施磷肥。通过配方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培养健壮植株,提高植株抗性。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土壤湿度关系密切,高湿或过于干旱均不利于幼虫的成活。进行冬灌或春灌,可以降低韭蛆的羽化率和卵孵化率,消灭部分幼虫,减少虫源。结合灌水加入适量50%辛硫磷乳油等药剂效果更好。保护地在盖棚膜前和韭菜生长季节,结合浇水,每亩随水冲施碳酸氢铵15~20kg,可杀死部分幼虫。

3.割后管理,阻止产卵

韭菜刚收割后,韭畦周围韭味飘逸,容易引来大批成虫产卵。可在韭菜收割后撒施草木灰,不仅能阻止成虫产卵,起到灭蛆的作用,而且能够杀菌、增产,有一举多得之功效。当面积小时,可在韭菜收割后,韭畦面上覆盖地膜或塑料薄膜,过3~5天后,韭菜伤口愈合,气味消失时,再揭掉薄膜。

(二)物理防治

1.设置防虫网

韭菜棚的通风口和出入口全部用防虫网覆盖,为有效防治韭蛆,防虫网的孔径以40~60目为宜。在覆盖防虫网的过程中,应避免因过度拉扯而导致防虫网变形、孔径变大。

2.臭氧消*

韭菜收割后,清除韭菜残体,密闭韭菜棚,利用臭氧释放机释放臭氧消*4~6h,并保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能够有效杀灭韭蛆。臭氧消*适宜在深秋至早春季节的早晨及傍晚进行。

3.色板诱杀

韭蛆对颜色有一定的趋性,,其中以黑色粘虫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色。韭蛆成虫的活动范围较小,粘虫板不宜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在植株顶部以上5~10cm即可遥应定期更换粘虫板,不仅能有效杀灭韭蛆,还能起到监测作用。

4.灯光诱杀

韭蛆对光线具有一定的趋性。根据灯的功率合理选择布放密度天黑前亮灯,次日早晨关灯,既可使用杀菇蝇蚊的食用菌杀虫灯也可用普通灯泡。

5.气味诱杀

韭蛆对气味有一定的趋性。将糖、醋、酒、水按体积比为3:3:1:10的比例混合配制成糖醋液,按照2%的用量添加化学农药,还可在溶液里添加葱、姜、蒜等气味引诱剂袁以诱杀韭蛆。

(三)生物防治

1.利用天敌防治

昆虫病原线虫是韭蛆等地下害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具有种类多、寄生广、侵染率高、主动性强、繁殖量大、持效期长、安全无害等特点。于每年5月上旬、10月中下旬,随灌水分别施入1次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用量为50万头/m2。病原线虫进入土壤后,主动搜寻韭蛆寄生于其体内并繁殖2~3代,使韭蛆营养耗尽而死亡;同时对韭菜迟眼蕈蚊裸蛹也有一定的防效。病原线虫对人、畜、植物及环境安全无害无残留,并且使用时间愈久,防治效果愈佳。

2.利用生物制剂防治

幼虫危害期,田间喷施5%虱螨脲乳油(稀释浓度为0.2~0.3mg/L)或5%氟铃脲乳油(0.5mg/L),也可有效控制韭菜迟眼蕈蚊蔓延为害。

(四)化学防治

1.杀伤成虫

在成虫羽化盛期(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10月中旬),用20%溴氰菊酯乳油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倍液喷雾。以上午9~10时施药效果最好。

2.薰杀成虫

保护地韭菜,可用50%敌敌畏乳油,每亩0.2kg,加入15kg细砂,充分拌匀后,带上塑料手套上午11时之前顺垄撒施,撒完后密闭棚室,2小时后放风。

3.*杀幼虫

在幼虫为害盛期(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如发现叶尖变*变软,并逐渐向地面倒伏时,每亩用1.1%苦参碱粉剂2~4kg,对水~kg,随栽培行灌根。或用50%辛硫磷乳油~倍液,在韭蛆产卵盛期浇灌根部。或用80%敌敌畏乳油0.13kg,拌25kg麦麸撒于行间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倍液灌根防治韭蛆,也可拌*土,浸种、配制*饵等防治。

4.保护地防治

保护地韭菜栽培,应在扣棚前把韭根扒开,晾晒7天,可杀死部分越冬幼虫,随后灌一次5%氟铃脲乳油~毫升/亩,效果更好。韭菜移栽时,用50%辛硫磷乳油倍液浸根,可杀死韭菜所带的幼虫。

1
查看完整版本: 韭菜迟眼蕈蚊难发现发生广危害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