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种虫子,是一种古老昆虫,至今已有1.4亿年历史,是农村孩子最喜爱的玩物之一,如今成了田间主要害虫。
进入八月份,种植中药材菊花的农民朋友,都会为一种害虫而发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害虫竟然是蟋蟀,这些虫子看起来挺可爱,小时候,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玩物”之一,不但模样可爱,叫声也很悦耳。
但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危害庄稼就是害虫,但防治起来却非常棘手,农业专家提醒广大种植户,遇到这种害虫,下手一定要“稳准狠”!
一、蟋蟀的危害症状
在我们当地,种植中药材菊花的农户很多,而菊花田则是蟋蟀喜欢生活的环境之一,如果遇到田间的菊花植株发*,或叶片呈斑驳*化,而后逐渐形成僵苗,和健康的菊花植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严重些的植株逐渐枯萎死亡的症状时,千万不要直接怀疑菊花出现了病害,这时候建议大家扒开植株靠近土壤的茎基部,看有无蟋蟀危害的症状。
蟋蟀危害菊花?没错,典型的症状就是在靠近土壤的茎基部位,有比较明显的啃食痕迹,也就是将啃食表皮,当啃食一圈后,菊花植株也就缺少了向上供应营养的能力,因此才会出现以上危害症状。
大家在认清了蟋蟀的危害症状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高效防治的问题了,但也有不少菊花种植户反映,说菊花田间的蟋蟀并不好防治,喷了很多农药,貌似效果都不太理想。
二、认识蟋蟀,做到知己知彼
蟋蟀,为直翅目蟋蟀科咀嚼式口器昆虫,由于蟋蟀种类繁多,危害农作物的主要有中华蟋蟀和油葫芦两个品种,而油葫芦又特别偏爱向日葵、大豆、芝麻等油科作物,所以,当前菊花田的蟋蟀,就是以中华蟋蟀为主。
蟋蟀的若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农作物,主要啃食作物嫩茎、叶及花果等,特别对于农作物幼苗,如白菜苗等,不但自己吃,还要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也是蟋蟀危害农作物严重的原因之一。
而啃食菊花茎基部,则是蟋蟀危害庄稼的另一种表现。
蟋蟀的生活习性也值得说一说,它们以穴居为主,喜欢在夜晚出来危害庄稼,对于*淮地区这个范围,进入八月份,具体说应该是八月中下旬,蟋蟀就开始了它的危害,九月份能达到一种巅峰。
由于蟋蟀产卵与洞穴(人家可不是随便的昆虫),所以,气候条件成为当年蟋蟀危害严重与否的关键,比如,每年的四五月份,如果土壤湿度适中,就比较利于蟋蟀的爆发潜力,而五六月份连续下暴雨,就不利于若虫的存活,当年出现大规模危害的趋势也大大降低。
三、防治方法
和其它害虫防治相比,蟋蟀难防治主要由3种原因造成:1、喜夜间危害,药液无法对其造成威胁;2、活动范围大,可以避开施药区域;3、农民朋友掌握的施药成分有误,许多杀虫剂对蟋蟀效果一般,甚至是无效,因此无法对蟋蟀形成针对性的精准打击。
防治蟋蟀的杀虫剂也有很多,如马拉硫磷+*死蜱、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百树菊酯等,特别是前两种,既有触杀又有熏蒸趋避作用,但无法对蟋蟀形成精准打击,所以,农民朋友在防治蟋蟀时,尽量减少通过植株喷雾的方法,而是采取*饵诱杀或触杀,特别对于中药材来说,采取这种方式,也是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好方法之一。
具体方法为:每亩用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0克,兑少许水稀释后,拌麦麸2-4斤(以松散不结块为宜),傍晚前进行撒施。
当然,敌百虫效果也不错,采取这种方式防治蟋蟀,不但效果持久,杀虫效率也很高,有需求的农民朋友可以一试。
最后,农业专家提示,防治蟋蟀,越早越好,不但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用药也要稳准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治蟋蟀的危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