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要”
1、要根据气候特点和害虫的昼夜活动规律,选择在有利的时间施药。针对日出性害虫,施药时间以上午9~10时为宜。而针对夜出性害虫,则应在下午4时以后施药。
2、要根据害虫的危害部位,选用不同的药剂和不同的施药方法。如对危害根部的害虫,就将药剂灌施于根部或施于播种沟内;对在叶背面取食的害虫就将药液喷在叶片的反面。防治红铃虫、棉铃虫就把药打到花蕾、青铃上及群尖上;防治螟虫造成枯心苗就撒*土;防治白穗就喷雾或泼浇。防治稻飞虱、稻叶蝉就将药液喷施到稻株基部;防治斜纹夜蛾就将药液喷到花蕾及幼荚上。
二、“九不要”
1、不要过于追求杀净,使害虫不再危害植株即可。
2、不要见虫就杀,虫数达到危害阈值时再杀。
3、不要迷信特效药,越是特效药对植物危害越大。
4、不要滥用杀虫药,应对症下药。
5、不要忽视虫卵。
6、不要长期使用单一杀虫剂,否则会使虫体产生抗药性,最好有几种杀虫剂交替配合使用。
7、不要随意加大使用剂量。
8、不要杀虫后立即检查,一般2-3天后害虫才会逐渐死去。
9、不要忽视用水量和施药时间,高温干旱季节应加大用水量,同时要根据害虫活动时间决定施药时间。
#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