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选择性强,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性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杆状病*被大面积地应用于针对性防治许多重要作物中的害虫,包括秋粘虫、棉铃虫/玉米螟虫、大豆尺蠖、小菜蛾、草地贪夜蛾和其他害虫包括大田作物以及园艺作物中的害虫,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虽然不少害虫已经对大多数化学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逐渐也对一些转基因抗虫作物产生了抗药性,但却并没有对共同进化的自然发生的病*产生抗性。更重要的是,这些病*几乎不会对任何其他物种产生影响,这意味着这类病*对有益昆虫、环境,尤其对人类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近日,澳大利亚公司AgBiTech进行了一项关于其生产的杆状病*生物农药产品与碳排放之间的研究,其中关于减排相关结果的计算,除了产品制造和该领域应用的水和电的消耗之外,还将原材料的生产及其从工厂开始的运输所产生的排放作为影响变量。同时,还对化学和生物装置的污水处理进行衡量。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农药相比,使用其基于#杆状病*#的生物农药对抗毛虫可减少高达50%的#碳排放。
AgBiTech公司主要业务在于开发并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一系列天然存在的病*,这些病*可以通过生物的方式控制一系列关键的毛虫害虫。其中公司核心开发病*类型是核多角体杆状病(Nucleopolyhedroviruses-NPV),这类病*会感染其毛虫宿主并在其中迅速繁殖。一旦毛虫被病*杀死并液化,液化后的产物就会成为作物的新感染源和保护机制,可以持续控制毛虫,防止后代毛虫对作物的侵袭,为作物提供整个季节的防护。
什么是核多角体杆状病*(NPV)?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杆状病*是使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等节肢动物致病的一大类病*,具有高*性、高特异性以及无*无害等独特特征。据了解,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的杆状病*超过种。
根据系统发育和分子特征不同,杆状病*还细分为Alphabaculovirus(鳞翅目核多角体病*)、Betabaculovirus(鳞翅目颗粒病*)、Gammabaculovirus(膜翅目核多角体病*)以及Deltabaculovirus(双翅目核多角体病*)。其中AgBiTech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