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发挥“智库”的环境治理、*策建言功能,基于对于一线工作人员和相关的专家调研,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一)建议《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在总则中明确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应加入:“为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建议加入避免利益冲突条文。建议农业部门要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论证目前国内厂家的智能监测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需要提出专家回避制度和利益输送;要确保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充分参与和监督。
(三)缺乏顶层设计和标准。我们有专家担心这个管理办法的标准,公共利益代表方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不够、从而导致科学性不够。要避免制定标准由国内几个厂家把控的情况,否则可能导致缺乏科学性。就像太阳能杀虫灯一样,安装在设施农业(如采光不好的大棚里),更多是摆设;也有每隔10米就安装一台,缺乏科学性,配置又低,盲目压低价格,不正当竞争或厂家控标等市场恶性竞争。另外,建议一些设备传输的数据格式,也要建立通用的标准。
(四)要加强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如果基层农机或植保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缺乏制度约束、缺乏职业责任心等,没有人的话,再好的设备也不行。
(五)要充分听取一线实践工作者的意见和反馈。关于设备的配置,目前一些地方的要求缺乏科学依据。比如要求测报灯太阳能供电系统要满足整夜工作,考虑阴雨天,其功率配值(电池板应该不低于Wp,电池不低于Ah)目前的招标参数很小,不知道如何满足的测报要求,所以说,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实践出真知,应确保充分听取实践工作者的意见和反馈。
(本文代表绿会国际部建议)
文/Littlejane审/国际部
——————
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