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早稻生长抽芽关键期,也是农户防治病虫害的重要节点。在宁海胡陈乡,一个多亩的水稻基地用上了“绿色防控”设施,使稻田农药残留大大降低,保护生态的同时,又提高了稻米品质。
这就是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宁海县海航家庭农场。近日,记者来到该农场一探究竟。
绿色防控稻田
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器覆盖稻田
6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宁海县胡陈乡海航家庭农场。该农场总占地多亩,其中早稻种植多亩。
与其他农场不同的是,这里的绿色稻田里星罗棋布地装满了各种杀虫灯、诱虫器。每隔一二十米都插着一根太阳能灯杆,顶端装着太阳能板,杆身装有诱虫装置。农场负责人谢中海介绍,凡是飞到这个口子上的飞虫都很容易被吸入密闭盒。他打开吸虫箱的密闭盒,只见盒子里全是密密麻麻已死亡的小飞虫。
展示绿色防控技术
除了太阳能杀虫灯,稻田里还插满了个形似灯笼的杀虫装置——性诱器,杀死雄性二化螟使其无法繁殖。
农场多亩水稻杀虫不靠农药
“别小看这些杀虫装置,消杀的可是水稻的大害。”宁海县胡陈乡农办主任袁军飞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绿色防控技术,比如在田埂上种植草花,吸引益虫的,让益虫吃害虫。
太阳能杀虫灯
杀虫灯里捕杀的害虫密密麻麻
“通过这些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宁海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岑汤校说,近年来宁海县大力推广农业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危害,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促进了农药减量施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减少面源污染
力推生态循环农业
岑汤校介绍,长期使用农药,害虫会产生抗药性,而绿色防控技术以物理、生态等防治手段相结合,能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病虫害。
记者从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水稻、小麦等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全市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约16万亩,平均防治效果达86%。下半年,全市还将投入农药减量资金万元,重点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记者陈善君通讯员鲍明浩袁军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