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句诗里面的菽,就是我们经常吃的大豆或黄豆,由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常被大家制成多种多样的豆制品。实际上,大豆还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在健脾宽中,润燥消水和清热解毒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那么,在种植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豆天蛾与造桥虫等危害,我们该怎么防治呢?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豆天蛾的习性及防治方法
1、大豆豆天蛾是大豆种植常见的虫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大豆地里的大青虫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豆天蛾(天蛾科鳞翅目),成虫出现于5-8月左右,昼伏夜出,飞翔能力很强,夜晚具有趋光性。它以幼虫取食大豆叶,低龄幼虫吃成网孔和缺刻,高龄幼虫可将豆株吃成光杆,使之不能结荚。
2、早熟品种及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干旱年份发生较少。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发生就会加重,而雨水过多则发生期会推迟。7-8月份为成虫和幼虫发生危害盛期,9月上旬以浅黄色老熟幼虫在土层10厘米左右入土越冬,一年发生1~2代。
3、幼虫有背光性,白天多在叶背或枝茎上,夜间取食强烈,阴天也可整日取食,幼虫期35天左右。成虫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傍晚开始活动,夜间交尾,交尾后3天左右产卵,卵多散产于豆叶背面,卵期7天左右可孵化成幼虫。
4、豆天蛾的防治方法①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减轻其危害。
②成虫羽化盛期,在清晨到豆田附近的玉米等植株茎叶上可以捕杀成虫,或采用大豆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也可显著减轻受害的程度。
③在种植大豆时,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害,或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也能减轻危害。
④防治豆天蛾幼虫的适宜时期在3龄以前,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倍喷雾,每亩喷药液40-50公斤,由于幼虫也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喷药时间应选在下午5时以后进行。
二、大豆造桥虫的习性及防治方法
大豆造桥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经常危害大豆的造桥虫有棉大造桥虫、黑点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云纹夜蛾等,造成大豆落花落荚,豆粒秕瘦,减产降质。
1、大豆造桥虫也叫步曲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常以幼虫咬食大豆叶肉,造成孔洞、缺口,严重时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落荚,减产20%左右。
2、大豆造桥虫均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啃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高龄幼虫可将叶片咬成缺刻和孔洞,甚至全部吃光,仅留少数叶脉,减少绿叶面积,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导致落花落荚,豆粒秕小。
3、每年能发生3代,通常在豆田内混合发生,以第2代危害最重。成虫多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成虫多在植株茂密的豆田内产卵,卵多产在豆株中上部叶背面。幼虫多在夜间危害,白天不大活动。初龄幼虫多隐蔽在叶背面食叶,幼虫3龄后主要危害上部叶片。
4、大豆造桥虫防治方法①作物收获后,及时将枯枝落叶收集干净,并清理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消灭藏匿在其中的幼虫、卵块和蛹,以压低虫口基数,并结合翻耕土壤亦能有效降低虫蛹数量。
②利用成虫趋光性,在羽化期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或在田间插杨树枝,或用柳树、刺槐、紫穗槐等枝条插在植株行间,每亩插20把左右,每天捉蛾。
③药剂防治一定要在幼虫低龄期,进入暴食期前进行(幼虫2~3龄期)。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倍,亩施药液50公斤左右,均匀喷雾。每亩也可用2.5%的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倍,或40%乐果乳油倍,亩施药液50公斤左右,均匀喷雾。或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倍液、10%除尽悬浮剂倍液喷雾防治。
黄豆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浆、豉油等。但它如果出现了豆天蛾和造桥虫等的危害时,我们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取得大豆的丰收啊。你说对吗?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