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稻虾繁养分离高效种养技术
TUhjnbcbe - 2025/1/18 18:07:00

稻虾繁养分离高效种养技术是通过田间工程标准化改造、环境生态化营造、投入品精准化使用、水质、水肥精准调控、精选水稻品种等技术措施,最终实现稻虾双丰收。

它革新了传统种养模式,使得“繁养分离”,达到持续生产大规格小龙虾的目标,对促进江苏省乃至全国稻虾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技术要点

一、田间工程标准化改造

1.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展稻虾综合种养,单个田块面积以20~50亩为宜,长方形,长宽比2:1。

2.土方开挖一般开挖“回”型环沟,沟上口宽以3.0~5.0m、下口宽以1.0~2.0m、沟深1.2~1.5m、坡比1:1;除开沟部分外,其它部分不得开挖,沟占比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

3.田埂构筑利用开挖环沟的泥土逐层夯实加固、加宽、加高田埂。改造后的田埂坡比为1:1.5,埂高出田面0.8~1.0m,埂面宽2.0~3.0m。

4.进排水系统建设进水系统多为明渠,深50cm,底宽30~40cm,水泥护坡断面呈梯形,比降为1‰左右,或“U”型槽结构。进水口用节制闸(阀)控制,进水口为直径为15~20cm的PVC管,高于养殖最高水位20~30cm,管口套60目长型筛网。排水沟宽1.0~3.0m,沟底低于养殖环沟20~30cm。排水管用管径为20cm的波纹管,进、排水口设在稻田相对两角。

5.配套设施在稻田沿主干道一侧留3.0~4.0m宽机耕作业便道,建设相应的防逃、防敌害设施。有条件的应配套微孔增氧设施,按0.1kw/亩动力配备,微孔管分布在环沟中。

图1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平面图(以环形沟为例)

图2稻虾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剖面图

二、水稻绿色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茎秆粗壮、分性好、抗逆性强、食味突出的丰产多抗水稻品种。

2.绿色插秧5月下旬至6月初育秧,6月中下旬移栽。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可采用人工大苗移栽、钵(毯)苗机插方式。每亩栽插穴数不低于1.2万穴。杂交籼(粳)稻每穴2苗,常规粳稻每穴3~4苗。移栽后2~3天,通气增氧,促进返青活棵、生根分蘖,循环往复2~3次,加快前期植株生长发育。

3.水位控制根据小龙虾和水稻生长特点调控水位,非稻谷栽培期完全根据小龙虾生长需求调节水位;6月插秧后,进入共作期,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水位控制在5cm左右;够苗晒田,将田面水排干,进行晒烤,轻烤2次,每次3~5天。孕穗期水位控制在10cm左右;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高温期间水位控制15~20cm;水稻收获前1周降至田面以下30cm,田干后即可收割水稻。

4.肥料使用施肥以基肥为主,用~kg/亩腐熟粪肥以及15~20kg/亩复合肥作为基肥,在稻田插秧前10~15天进水泡田,进水后整田耙地,将基肥翻压在田泥中。稻田追肥主要为肥和穗肥,宜施用尿素等速效氮肥,单次使用量不超过5kg/亩。

5.病虫害防治遵循“生态控害、绿色防控”原则控制病虫害。以“诱草灭草”科学整地、生态控制大田草害;以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每20亩左右安装一盏杀虫灯、使用性诱剂及田埂边种植香根草防治螟虫等;推行种苗处理,减少大田用药,迁飞性害虫暴发或穗期病害流行时,采用对稻田中小龙虾安全的药剂开展应急防控。注重保护天敌等有益生物,充分利用小龙虾摄食习性控草防虫。

三、小龙虾精准高效养殖技术

1.苗种繁育为促进小龙虾提早繁育、上市,有效增加养殖效益,秋季苗种繁育可通过架设遮阳网降温、晒田(塘)胁迫亲虾穴居、回水种草、增加营养等方法促进小龙虾提早交配、产卵、孵化和幼虾生长,可提早15~30天上市;小龙虾成虾养殖与苗种繁育要分田进行,养殖与繁育面积配比一般为5~6:1。

2.苗种放养精准放养,茬茬清田。应就近选择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色纯正、规格均匀、有光泽、无伤病的苗种,运输时间应不超过2h。在5月中下旬对第一茬养殖进行清田,5月底6月初,将水位降低至田面以下,投放~尾/kg的人工繁殖虾苗~尾/亩;

3.水草栽培苗种放养前半个月进行全田消毒,消毒后3~5天移栽水草,环沟中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40%左右,大田中移栽伊乐藻,栽植面积控制在20%左右。

4.水质调节精准调控,保持水质清新。正常天气条件下,每7~10天换水1次,高温季节,3~5天换水1次;定期使用EM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连续阴雨天、气压较低的情况下,延长增氧时间,泼洒增氧剂,增加水中溶氧、调节pH值。

5.饲养管理精准投喂,有效促进小龙虾生长。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小龙虾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日投饲量占小龙虾总量的2~8%,饵料以配合饲料为主;脱壳期不得使用化肥和农药;严禁施用抗菌类及菊酯类农药。

6.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放苗前15天用75~kg/亩生石灰化水全田泼洒清除敌害生物;苗种放养前,用10~20mg/L高锰酸钾溶液或3~5%食盐水溶液浸洗消毒10分钟;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维生素C、壳聚糖等免疫增强剂,提高小龙虾免疫力。

7.捕捞第一茬小龙虾养殖4月下旬部分达到上市规格,开始“捕大留小”,降低养殖密度,促进生长。一般采用地笼捕捞,要及时收笼,防止小龙虾入笼过多导致缺氧死亡。

截至年,江苏省稻虾模式推广面积达万亩,该模式年产优质稻米~kg/亩,小龙虾~kg/亩,综合效益~元/亩,已成为“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的现代农业新亮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稻虾繁养分离高效种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