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苹果、梨、桃树、柑橘等果树陆续进入开花结果期,果树上有一种害虫也进入快速繁殖期,它不但危害枝干,还可危害叶片和果实,由于它身上覆盖有厚厚的蜡质层,普通药剂很难将其杀死,每年都有许多果园由于防治不理想,造成经济损失,这个害虫就是介壳虫,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防治介壳虫的新药。
介壳虫发生规律
介壳虫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失尖蚧和吹绵蚧等,一般每年发生1~3代,均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每年4月上旬后,当气温较稳定,便有大量幼蚧孵化出来,初孵的幼虫活动能力较强,若虫在叶的正面、嫩梢上、果实上,固定取食。由于若虫虫体表面尚未有蜡质层覆盖,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常用药剂
(1)螺虫乙酯:螺虫乙酯是由拜耳公司研发的一种季酮酸类杀虫剂,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具有双向传导作用的内吸性杀虫剂,药剂可在植物体内进行双向传导,抵达叶面和树皮,将树皮、叶片和果实等处的害虫杀死杀死。一般春季在介壳虫发生初期,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倍液均匀喷施果树茎叶,即可将介壳虫杀死,还可兼治叶蝉、飞虱、蚜虫等害虫,持效期可达50天左右。为避免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也可用39%螺虫·噻嗪酮悬浮剂~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更好。
(2)呋虫胺:呋虫胺是最新开发的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比其它新烟碱类杀虫剂内吸性更好,活性更高,持效期更长,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该药剂也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被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将各个部位的害虫杀死,对介壳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在介壳虫发生初期,可用20%呋虫胺可溶粉剂~倍液均匀喷雾,即可将介壳虫杀死,持效期可达20~25天。为提高防效,也可用30%吡丙·呋虫胺可溶液剂~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更好。
(3)氟啶虫胺腈:氟啶虫胺腈又称砜虫啶,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现科迪华)首先登记上市的一种亚砜亚胺类杀虫剂,与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相同。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可经叶、茎、根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通过内吸传导作用将药剂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将害虫杀死。可在介壳虫发生初期,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倍液均匀喷雾,可将各个部位的介壳虫杀死,持效期可达15~20天。为提高防效,也可用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倍液喷雾,对介壳虫、蚜虫、飞虱、绿盲蝽等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