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解码丽水品质农业系列报道农产品安全
TUhjnbcbe - 2025/2/23 17:19:00
                            

《小康》记者董科娜

年12月《丽水市“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新三年行动计划(-年)》出台,一个“新”字,道出了丽水市此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早在年,丽水就以“国内领先、比肩国际”的工作要求,实施最严的准入标准、最严的销售登记、最严的使用管理、最严的质量管控、最严的惩戒措施,全市域开展“对标欧盟肥药双控”三年行动。年,《浙江省丽水市:对标欧盟,打造肥药双控升级版》案例荣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发展范例。年底,丽水“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工作被国家级专家组评价为“是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把握,是全国农业品质化转型的有力探索,区域农产品全程控制的解决方案,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最佳实践”。

图:肥药双控在线监管平台

近年来,丽水多措并举迭代升级“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工作,全市农资经营追溯系统覆盖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和追溯体系县覆盖率均达%。化肥、农药使用量比年分别下降11.3%、17.68%。扎实的数据背后,有着怎样的丽水经验和做法?

比肩欧盟科学定标

数据显示,早在年,丽水全市高毒及禁用农药退市率就已达到%。

“怎么禁、禁哪些,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市农业农村局“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能实现“全退”的成效成果,离不开在“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工作开展之初,丽水就把“科学”作为制定禁限用农药目录的首要标准。

为何对标欧盟?欧盟的农药法规堪称世界上最严格的农药法规之一,除了必须获得活性物质的批准和农药的授权,还要定期再评审。此外,欧盟还制定了完善的农药使用准则和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定限量标准的农药,欧盟实施0.01mg/kg的“一律标准”。

对标欧盟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丽水邀请中国工程院陈剑平院士担任总顾问,同时与浙江省农科院、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结合国家出台的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和限制使用农药名单,以及近年来当地农产品的抽检结果,并综合考虑对农田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和蜜蜂的影响因素,制定了丽水农药化肥准入标准。

我国已登记农药有多种,其中在欧盟未批准登记使用的农药共种。“由于欧盟国家的气候、种植物、病虫害都和我们不同,通过比对,我们将其中46种农药列入了不建议禁限用目录。”据市农业农村局土肥植保站站长池永清介绍,在制定发布的《丽水山耕: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中,还引入了膳食风险评估和环境风险评估两个系数,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提出,其中膳食风险评估风险商值宜≤0.2,比欧盟标准提高了80%;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商值宜≤0.8,比欧盟标准提高了20%。

目前,丽水已制定了4批共种禁限用农药品种,完成欧盟撤销登记并列入建议清单的种农药全部禁限用。“‘对标欧盟肥药双控’表面上是为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实质上是对传统耕作理念和耕作方式的革新,推动了农药化肥科学合理使用。”正如丽水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黄力量所言,为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丽水同时提出了替代农药目录共种以满足生产需求,部分替代农药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

用数据决策,在开展“对标欧盟肥药双控”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即年),丽水就提前完成农业部提出的在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年,丽水市被确认为全国首个“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CAQSGAP)创建试点市”。

图: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高品质源于严要求。除了针对农药制定了禁限用目录,化肥如何减量也是“对标欧盟肥药双控”的重点任务。据统计,年,丽水推广商品有机肥10.45万吨、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4.29吨;创建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6个,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77.58万亩,农作物统防统治62.13万亩;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个、绿色食品个。年,丽水全市主要农产品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实际上,早在年丽水制定的《丽水山耕:肥料安全使用规范》中,就肥料限量新增了“典型兽用抗生素总量、铜、锌”三个指标,指标不仅高于国家有机肥标准的要求,且欧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有机肥管理法规。除了制定指标体系,丽水还制定了《农药化肥定额制实施方案》,提倡定额施肥,并建立“一户一业一方”智慧化施肥信息化服务平台,指导农户科学施肥。

为深入推进“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工作,丽水还在全市开展主要农作物连片种植区调查工作,摸清全市主要农作物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底数,指导各地合理布局项目化规模种植、实施绿色防控等工作,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加快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比如我们深入挖掘稻鱼共生、羊茶共生、茭鸭共生、林菇共生、梯田共生的‘五大共生’模式和‘养羊控草’‘引鸟捉虫’‘以草防草’等绿色生态生产模式,大力推广水稻、茶叶、茭白、杨梅、柑橘等主导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大其他种类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研发、集成、示范,不断迭代升级全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池永清介绍道。

如龙泉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取土测土和配方肥推广力度,采用政府统一采购、分发、管理方式推广配方肥,并持续推进沃土工程,建立“绿肥+有机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模式,建立绿肥示范基地12个,有序推广紫云英、油菜、果园套种绿肥等冬种绿肥植物,以生物种植培肥地力,实现每亩减少50余斤的化肥用量,还大力推广菜籽饼肥等商品有机肥,今年完成首批商品有机肥推广吨。

据悉,丽水不断深入研究欧盟农业的管理及运作体系,力图在肥药减量、绿色种植、标准生产等领域全方位对标学习,实现丽水农产品的低成本、高品质、高收益。值得一提的是,年丽水启动打造稻鱼共生、铁皮石斛等10个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以往标准体系往往仅针对产业链的某个环节,而标准综合体则是统筹兼顾全产业链的生产体系,更加系统科学。”市“对标欧盟肥药双控”专班负责人叶樟枫介绍道。

全链管控多措并举

落实“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必须把好农资销售的“源头关”。“创建‘5S’农资店是重要的工作抓手。”据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陈小飞介绍,丽水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农资店市级地方标准《农资经营基本规范》,首次提出农资经营行业规范品牌——“5S”农资店。截至今年5月,全市完成创建“5S”农资样板店26家。

所谓“5S”,即规范(Standard)、安全(Safety)、服务(Service)、节约(Saving)、卫生(Sanitation)。就在年,丽水市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农资店市级地方标准《农资经营基本规范》(DB/T—),规定了农资经营的资质要求、经营场所、仓储场所、人员要求、管理要求等。如“安全(Safety)”这一项,要求农资进货渠道合法正规,保证质量安全,农药化肥实行实名制购买,确保可追溯,及时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店内消防设施和个人防护设备也要齐全,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5S”农资店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布标准之外,丽水还出台《丽水市“5S”农资店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年)》,按照“提升示范一批、规范整治一批、淘汰取消一批”目标导向,重点实施农资店规范化改造、数字化建设、社会化服务三大专项行动。同时,结合花园乡村建设、红色乡村建设、小城镇整治等因地制宜分批开展农资经营门店规范化改造,全面提升全市农资经营标准化水平。

统一标识的门脸、干净整洁的店内空间、分类码放的农药化肥……打破人们对农资店的固有印象,遂昌县大拓镇大畔畈村的村民们都夸村里的农资店就像“药店”一样。“门头怎么设计、店里怎么陈设都有标准,照着做就行,很简单!”店主周伟明表示。

除了“穿新衣”,信息化基础建设是“5S”农资店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电子化信用档案,建立信用信息采集规范、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奖惩机制,形成信息化绿色农业信用标准体系……经过全方位的“组合拳”改造,丽水农产品规模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建档覆盖率达%。“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强化基础数据库建设,强化备案农资商品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建立准确详细的电子档案,可以实现定期进行冗余数据的甄别和清理,大力提高各类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陈小飞表示。

此外,丽水市打造“对标欧盟肥药双控”监管场景应用,紧扣农资数字化台账这个小切口,通过数字赋能、系统重塑,激励群众在线举报,打通省市数据接口,结合日常巡查,开展全市农资进销、主体生产使用和农产品检测等实时监控智能预警,推动群众积极参与、部门高效协同,实现农业监管执法服务全流程精密智控量化闭环,提升农业监管服务执法整体智治水平,重塑农业监管执法流程,打造农业执法数字化改革的“丽水样本”,助推丽水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赋能溢价。目前,全市家农药化肥经营主体全部安装农资信息化监管系统,实现农业投入品“进——销——用——回”全周期数字化闭环管理。

虽然每一位农资产品购买者都被要求如实登记真实信息,并录入农资经营销售系统,然而,农资产品的有效监管一直是个难题。

年9月,龙泉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农药购买实名制”专项执法检查期间,查到一农资店未按规定建立农药采购和销售台账,执法人员当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1个月内改正违法行为,依法执行采购台账、销售台账制度。“但在后续的执法检查时,该农资店均未提供完整进销货台账,我们就对该农资店不执行农药采购台账、销售台账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丽水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养殖业稽查队队长伍克高回忆道,调查期间龙泉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再次对该农资店进行执法检查,随机抽查了3种农药产品,其仍然无法提供销售台账。

参照《浙江省农药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情况和裁量基准,有关部门吊销了该农资店农药经营许可证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做出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决定。

一经发现、严厉查处,近年来丽水以农药采购销售台账制度为核心,扎实开展执法行动,也对全市农资店依法经营起到良好的警示宣传教育作用,成效显著。据统计,-年,丽水全市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起。其中年办理件,比年增加36%,人均办案数量4.7件,远超全省人均2.79件,创丽水史上新高。

一边在源头端控增量,一边在使用端减存量。年,丽水全市累计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42吨,无害化处置率达%。

农药废弃包装留在农田里,也会造成土壤污染。“我们在年就开展了农药化肥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池永清表示,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丽水各县(市、区)全面扎实推进,按照农药瓶、化肥袋一个0.1元或者0.3元的价格回收,最高的时候一个农药瓶回收可达0.5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们的积极性。随着田间地头的“存量”不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也持续降低,农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丽水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更是多年来稳居全省第一。

在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的同时,丽水大力鼓励农业生产者选用环保农资。“目前,价格依然是很大一部分农户选择用肥用药时的首要考虑因素。”遂昌黄沙腰镇黄沙腰村德文农资店店主黄昌坤说,自从遂昌开展了“绿色惠农一卡通”平台试点建设后,大家买绿色环保农资的主动性明显提高了。

“绿色惠农一卡通”平台参照了社保卡理念和管理模式,把农药作为医用药品一样实行实名销售、实名购买、实名报销,强化源头管控。“平台将购买有机肥和统防统治等惠农资金拨付到财政专户,再通过惠农卡直接拨付到户,用于购买农资或社会化服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还制定了农药化肥补贴目录,让持卡购买绿色产品的农户得到一定比例的报销(补贴),农民在购买政府指定的有机肥、复合肥、农药等农资物品时,凭惠农卡可享受到10%至%的补贴。

据悉,“绿色惠农卡”补贴比例重点向有机肥、亩用量少、高效低毒的绿色防控物资倾斜,农资越环保,补贴比例越高,让“绿色防控”理念深入人心。如遂昌县新路湾镇新路湾村村民张金长种有40亩杂交水稻,有了惠农卡购买有机肥、草铵膦等农资,一年至少节省元。

推陈出新融合发展

农药化肥减量仅是“对标欧盟肥药双控”的直观表现,严格管控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保障农产品绿色安全,实现农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从而提高农产品溢价,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在控肥控药的过程中,除了科学定标、全链管控等“硬核措施”外,丽水不断升级全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涌现了一系列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并总结出了“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十大模式。

庆元是全国最大的甜橘柚产区,现有种植面积1.57万亩,年产2.1万吨,产值2.52亿元。-年“庆元甜橘柚”连续14届荣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年连续斩获中国绿色食品金奖,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庆元县部分甜橘柚生产主体已成功通过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获得了全球通行“护照”,迈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图:智慧农业生产型——莲都气雾栽培

庆元的甜橘柚为何如此“出挑”?秘诀就在科技创新。

以庆元甜橘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驱动型模式,通过大力推进良种培育、高效生产等科技创新,创建一批实行产品全程可追溯,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的农业创新示范基地,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庆元县在甜橘柚生产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控,推动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助力甜橘柚产业高品质高质量发展。”市经济作物总站站长叶建军表示。

据悉,“庆元甜橘柚”品种自年引进到丽水,经过十多年精心选育而成。通过对甜橘柚的物候期、果实发育、果实品质变化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庆元不断完善生产技术体系,通过统一改善排灌条件、应用太阳能杀虫灯、以草防草、诱虫黄板等手段,减少甜橘柚农药、化肥施用次数与用量。“我们还通过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制定推广《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基地建设规范》《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等标准,以农资管理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病虫防控绿色化、监督监管群众化、产品管理追溯化、产业发展品牌化促进甜橘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药化肥科学合理使用。同时创新产品质控、分级包装、渠道销售等管理模式,实行产品全程可追溯。”庆元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以庆元甜橘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驱动型”模式,丽水还梳理总结了“全球农遗传承型”“智慧农业生产型”“生态循环农业型”“社会化组织服务型”“古法农耕生产型”“品牌建设引领型”“社会综合治理型”“高山特色农业型”“绿色防控技术型”共十大模式。

同时,丽水还将“对标欧盟肥药双控”与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创建工作联动起来。“基于‘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实践成果我们才能争取到‘全程控’全国首个试点,‘全程控’的实施也对‘对标欧盟肥药双控’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说两者相辅相成。”叶樟枫如是说。

如精准化管控领域,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农资经营店规范化信息化、禁限用农药自律退市、农药实名制购买等覆盖率均达%,集成推广肥药减量增效政策和技术,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等制度和措施,也同样是“对标欧盟肥药双控”的应有之义。

双重推动下,丽水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对照名特优新农产品登录生产规模要求,丽水以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特色产业为基础,在九县(市、区)开展了全市域名特优新农产品资源摸底调查,目前,全市成功登陆全国名特优新产品目录32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达到60%,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三类主体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覆盖率、追溯管理覆盖率达到%,并高质量完成全国首个“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CAQSGAP)创建试点市”建设任务。

丽水还结合浙江(丽水)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平台建设,将名特优新农产品产业发展纳入《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规划》体系。目前,丽水已建成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9个、先行示范区个、先行示范主体0个,建成海拔米以上绿色有机农林产品基地万亩,建成省级美丽牧场个,省级以上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35个,建成生态茶园、果园、菜园、菌园、药园等种植业“五园创建”省级示范基地90个。

到年,丽水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抽检合格率保持99%以上,5S农资店覆盖率达到80%……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驱动丽水“对标欧盟肥药双控”科学发展、迭代升级,助推丽水创建全国领先的品质农业示范区。

编辑:彭慧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码丽水品质农业系列报道农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