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
TUhjnbcbe - 2025/3/4 18:41:00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积极采取生物、物理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合理利用物理阻断技术、生物诱杀技术及抗病虫良种技术等,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目前已研制出多款环保型农药,对环境危害很小,蔗农要尽量选择新型农药,减少甘蔗的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


  一、虫害的防治
  桂中地区常见甘蔗虫害有螟虫、蚜虫、线虫等。
  1)播种。在选种时,优先选择一些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如桂糖57/、粤糖63/等,播种前还要用石灰水等消毒剂浸泡甘蔗的种子。下种和培土时,每公顷选用3.6%广谱杀虫双、5%丁硫克百威、5%杀虫丹、5%异丙特丁硫磷、85%毒死蜱、3%杀螟丹等颗粒(粉)剂45~90kg或15%乐斯本颗粒剂15~18kg,与kg干细土或化肥均匀混合后,在蔗株基部覆土撒施,可以防治苗期很多虫害。


  2)农业管理。注意合理轮作和间套种,种植户可以选择与烟草、菠萝等作物轮作,要注意选无病健壮种苗;及时清除枯叶残蔗,消灭越冬虫害;适时剥除枯叶,减少虫卵量。
  3)化学防治。甘蔗生长过程中要适当喷洒药物,用90%敌百虫晶体倍液、98%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倍液、25%杀虫双倍液、48%乐斯本乳油倍液或95%杀虫丹原粉倍液喷雾。要尽量选择阴天或早晨喷洒杀虫剂,因为在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后,甘蔗枝叶气孔张开,容易渗入药液,从而导致药效降低。


  4)物理防治。利用蔗螟成虫的强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降低虫口基数,减轻为害。具体方法:在成虫盛发期(3—7月)每2~4hm2安装1盏灯(单灯辐射半径~m),高度1.0~1.5m,每天在成虫活动高峰的20:00—22:00开灯为佳。
  5)生物防治。利用性外激素技术,通过诱杀和迷向防治蔗螟。每m2设2~3个直径20cm的诱捕盆,把诱芯横架于距水面1cm处诱杀雄蛾。释放赤眼蜂防治螟虫,每m2设5~8个点,放蜂1万头左右,全年放5~7次。保护天敌(螟黄足绒茧蜂、大螟拟丛毛寄蝇等),利用天敌减轻甘蔗虫害。


  二、病害的防治
  桂中地区常见甘蔗病害有赤腐病、凤梨病、黑穗病、梢腐病等。
  1)播种。①优先选择对病害抵抗力较强的甘蔗品种,如桂糖52号、桂糖55号、桂糖57/。②加强对种苗的处理,如用2%~3%石灰水浸种24h;用52℃热水浸种20min或50℃热水浸种2h;用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稀释倍后浸种10min。③把控下种期。要选择适宜的温度下种,春季可以在立春时节,秋季可以在白露或寒露时节下种,之后在表面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苗及早生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菌侵袭。


  2)农业管理。①田间的病枯叶、残根、残茎、病宿根是次年的侵染源,要彻底清除。当季蔗如已经有发病的征兆,要及早清除。如果甘蔗已经发病,需要将所有的病害甘蔗集中在一起烧毁处理,避免这些病菌感染到其他甘蔗作物。②加强水肥管理。种植户不能只选择氮肥单一肥料,可将氮磷钾肥按照质量比为2∶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也可在此基础上加入少量有机肥。③合理轮作。重病区要减少宿根年限,与其他非感病作物,如水稻、小麦、甘薯、油菜等轮作,以避免病菌长期侵染甘蔗。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波尔多液喷雾,每7d喷施1次,共喷2~3次。如果是重病区,可选用50%多菌灵、2%~3%石灰水、70%甲基托布津、40%蔗丰灵等可湿性粉剂,稀释~倍后在蔗桩均匀喷淋消毒。
  三、优化病虫害监测技术
  为控制甘蔗病虫害,桂中地区相关部门应建立有效的检疫和防治机制,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机制。

例如,结合气象干旱指数分析当地甘蔗种植区域的干旱演变情况、干旱区域以及干旱等级等;根据水分盈亏指数、遥感数据监测当地的温度条件,预测种植区域是否有干旱情况;利用最低地面温度反演法与植被指数差值法等低温冻害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低温冻害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开展风害监测,利用SAR数据进行甘蔗洪涝灾害监测,利用田间监测结合遥感技术监测田间杂草对甘蔗生长的危害,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甘蔗病虫害监测等。及时通报准确的预报信息,形成整体防治观念,在一定范围内防治病虫害与自然灾害。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