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玉米种植,螟虫频繁发生,做好这几个方面措
TUhjnbcbe - 2025/3/7 18:25:00
啥药物能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pf/bdfyy/bdfyw/

玉米,是日常养殖中最常用到的粮食之一,因玉米营养丰富,深受各界消费者的青睐。因其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类胡萝卜素和谷甾醇。经常食用玉米对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可制作成罐头或其他等食品。它可以用于烹饪和生食。种植玉米经济效益较好,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广泛。

玉米种植容易,但管理难,由于它含糖量高,从出苗到成熟期间都易受昆虫侵害,其中主要害虫是玉米螟。玉米螟会破坏力大,在植株被害后,能使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失去正常功能,从而了降低粮食的产量,严重影响甜玉米的商品性。因此需要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有效防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玉米螟的主要危害是幼虫。在玉米心叶期,幼虫进行取食心叶,形成心叶的“花叶”形状。在抽穗后,甜玉米的茎被玉米螟吃掉,使茎中空现象,无法抵御大风。如果玉米螟吃掉雌穗的幼粒,将直接导致甜玉米霉变,降低产量、失去商品性。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从数据来看,春玉米年产量可减产20%左右,春季玉米减产40%以上。因此有必要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有效相应措施,避免玉米螟侵害玉米植株的发生。

一、玉米螟的发生

当地有两代甜玉米螟,成熟幼虫在甜玉米秸和麦茬中越冬。成虫子夜间进行活动。成虫在甜玉米叶背面中脉附近产卵。每块卵蛋有20-60个。每一个雌虫能产卵-粒,产卵期3-5天。幼虫5龄,历期在17-24天左右。幼虫有旋转、吐丝下垂的习惯性,并随风或爬行进行扩散传播系数。它渗入甜玉米的心叶中,吃掉叶肉,仅留下表皮。幼虫在1-3日龄时,多聚集在心叶的喇叭区进行食甜玉米。在4-5日龄的时候,他们开始爬下来吃雌蕊。幼虫成熟后,开始在甜玉米植株中化蛹约8天时间左右。

二、影响玉米螟发生的原因

①甜玉米螟基数:昆虫种群数量直接影响玉米螟对甜玉米的危害程度。虫口基数越大,危害就越大。因此,在甜玉米种植,加强预防玉米螟侵害是很关键的一步,关乎产量和品质。

②温度、湿度:玉米螟喜在高温或高湿的条件下生长,且生长非常迅速。适宜甜玉米螟生长的温度在20-30℃,湿度60%。因此,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之间,是甜玉米螟的发生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爆发期是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③品种原因:玉米品种的选择是影响玉米螟危害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玉米对玉米螟的危害程度不同。玉米种子组织中含有一些抗虫物质。成虫在含有杀虫因子的玉米品种上产卵,孵化的幼虫直接被杀死。因此,为了避免玉米螟的加重,有必要谨慎选择。应选抗病虫能力强、抗高温高湿的品种。

三、玉米螟的防治最佳时期

玉米螟的防治期,建议在3日龄前进行,最佳防治期是玉米喇叭口期。在此期间,幼虫集中在喇叭口中心,这时可集中杀灭。大约在七月初和中旬。5月以后,玉米主产区气温逐渐升高,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多,这时有利于越冬幼虫化蛹和玉米螟的发生。6月底,华北玉米主产区春季第一代玉米螟发生发较高。6月中下旬,玉米螟越冬幼虫进入产卵期,第一代幼虫逐渐孵化,北方春玉米也将进入拔节期,这时是玉米螟防治的关键时期。因此,控制玉米螟的关键时期是6月下旬和7月中旬。

四、玉米螟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方法

①使用性引诱剂引诱和杀死成年虫:性引诱剂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生物引诱剂,主要用于诱捕害虫。在玉米螟防治技术中,利用性引诱剂吸引异性玉米螟,影响雌雄玉米螟的交配,起到定向障碍的作用,最终减少害虫的数量,从而达到对玉米螟的有效防治。

另外,使用性引诱剂的最佳时间是玉米螟的早期出苗,多数地区最佳时间是5月中旬。在玉米螟活动频繁的地方,应按一定的规则放置诱捕器,如甜玉米秸秆堆,并按20㎡的标准放置诱捕器,使岩心气味均匀分布,提高诱捕效果。圈闭野外放置时,可按㎡标准放置。为了保证陷阱的长期有效性,需要及时更换陷阱核心。

②利用天敌控制玉米螟:玉米螟的常见天敌有赤眼蜂、瓢虫、步行虫、花边蜂等。寄生在玉米地下的赤眼蜂能抑制甜玉米地下卵的正常孵化,并能适当减少病虫害,减少玉米螟发生情况,建议及时将玉米螟天敌投入田间并管理好。

控制玉米螟的赤眼蜂是松毛虫赤眼蜂。一般来说,在产卵初期,赤眼蜂会被人工释放到田间。赤眼蜂在玉米螟卵中产卵,使玉米螟卵不能孵化成幼虫,从而控制玉米螟。当玉米螟越冬世代化蛹率达到20%时,黄蜂的首次释放将在10天内开始,一般在6月中、下旬。大约七天后,黄蜂的第二次释放将会开始。按照2万头/m2的数量,第一次投入1万头,第二次投入1万头。第一只黄蜂距离田埂约15步,距离田埂约15脊。下一个蜂食点和第一个蜂食点之间有30个台阶和30个脊,以此类推进行。

为了减少降雨和栽培对赤眼蜂孵化的影响,在放蜂点选择了玉米植株的中叶。叶子卷成管状,蜂卡的卵固定在叶脉中间,木牙签或高粱茎皮朝外。不要用别针、竹牙签等固定蜂卡,防止蜂卡在发生饲料意外时伤到收割机或牛胃。如果操作不方便,蜂卡也可以固定在叶子背面的中间,蜂卡的卵面朝外。为了避免赤眼蜂的死亡和影响防治效果,从放蜂前10天到放蜂后20天,不要在甜玉米上施用化学农药。

③用灯光诱捉:玉米螟成虫夜间有较强的趋光性。一般的情况下,5月下旬至7月底,在野外放置频振式杀虫灯和黑光灯,可将其诱杀。这种方法不仅能诱捕玉米螟成虫,而且能捕获所有的趋光性类的昆虫,常见效果很好。

以上就是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控措施,要提早做好预防,重在于管理。预防虫害是很关键的一步,但对于能够获得高产丰收的,也都离不开综合管理进行,如还需要合理进行追肥、遇到干旱需要浇水、雨季注意排涝、及时除草等等,从而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米种植,螟虫频繁发生,做好这几个方面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