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兵团第七师126团2018年第五期病虫情
TUhjnbcbe - 2025/3/9 17:39:00

一、气象因素

根据我团气象预计:6月份垦区平均气温为26℃左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降水量为25mm左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综合气象因素分析,温湿条件较利于棉叶螨、棉蚜和棉盲蝽等虫害的发生发展。

二、目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1.棉盲蝽:截止6月8日全团统计,棉盲蝽发生面积亩,防治面积亩次,分别较上年同期偏少亩和亩次。6月上旬调查,棉盲蝽在部分棉田有虫株率1~5%,百株虫口2~6头。今年棉盲蝽在棉田发生略偏晚,较去年偏晚6~10天;临近林渠、牧草等地较为偏旺的棉田都有发生;田间虫口主要以低龄若虫牧草盲蝽为主;个别植株蛀蕾率略偏高。预计:6月中旬棉盲蝽在棉田还将危害,个别偏旺棉田中度发生。

2.棉叶螨:截止6月8日统计,棉叶螨中心株发生面积亩,较上年同期偏少亩。据6月上旬调查,由于5月份低温、多雨、寡照棉叶螨在棉田内增殖速度缓慢,在棉田处于中心株发生阶段,个别棉田出现零星株。进入6月上中旬后,温度回升快,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已形成,预计棉叶螨在棉田发生程度及扩散蔓延将加快,部分棉田将快速由中心株发生阶段转向点片发生阶段。请注意加强调查与防治。

3.棉铃虫:6月上旬监测及调查,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处于羽化盛末期,棉田百株最高卵量1.66粒,据6月8日麦田网捕调查,平均百网幼虫0.45~0.9头,比去年同期略偏低。

预计:6月中旬末一代棉铃虫成虫进入羽化期,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二代棉铃虫在棉田发生量接近于去年同期,个别地块中度发生。

4.棉蚜:截止6月8日调查,我团棉田未发现棉蚜中心株。随着棉田头水进度的进行及棉田普遍进入蕾期,加之近期温湿条件对棉蚜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预计,6月中下旬棉蚜在棉田呈点片发生,发生量中度偏重发生,个别棉田大发生。

5.双斑萤叶甲:据近日在部分棉田调查,双斑萤叶甲百株虫口0.5~4头,局部在4~7头以上。预计,双斑萤叶甲危害盛期为6月中下旬,7月上旬进入消退期。

6.玉米螟:据灯光监测,玉米螟成虫始见期在5月24日,此期比去年偏晚5—7天,5月21日~6月7日测报灯共诱玉米螟成虫11头,监测性诱盆共诱玉米螟成虫25头。预计,玉米螟6月上旬进入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幼虫最佳防治期在6月中旬。

7.三点斑叶蝉:据6月8日调查冬麦田,三点斑叶蝉41头/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期发生量相同,危害率低于去年同期。

8.棉花黄萎病:6月初调查,个别棉田已有黄萎病中心病株发生,发病率在1~3%,常规棉及杂交棉均有发生。

9.天敌:据监测,目前草蛉和瓢虫类天敌在棉田零星发展,并以成虫、卵和幼虫等多虫态形式在棉区出现。据6月5日网捕,瓢虫类1.5头,蜘蛛5头,略低于去年同期。预计:棉田6月中下旬天敌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三、近期植保工作建议

1.6月份是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关键时期(各种病虫害高发期和天敌重要的增殖期),要认清当前病虫害发生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农业生产“成在植保、败在植保”的思想,要把当前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当成田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全员普查,全面监测病虫害发生态势,利用科学的防控方法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当前正值棉盲蝽防治的关键时期,对偏旺和临近牧草地的棉田,在调查的基础上,坚持防治指标,选用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等农药早晚及时喷雾防治,并做好相临棉田的统一联防工作。

3.高度重视棉叶螨和棉蚜的防治工作,坚决将其控制在小点片发生阶段。当前正值棉叶螨和棉蚜迅速繁殖扩散期,要抓住当前的关键时期。插好标记,按照“围株打点、围点打圈、围圈打片”的治理原则,坚持科学合理用药,用拖杆式喷雾器喷雾确保防效,尽可能做到棉田螨量和蚜害不蔓延、不连片。

4.全力以赴做好棉铃虫成虫的诱杀工作。要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开启杀虫灯、性诱盆、性诱笼和更换性诱芯,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使用农药防治。

5.重视瓜类作物田白粉病的调查和防治。

来源:毛作林,来源: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兵团第七师126团2018年第五期病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