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兵团第七师123团2018年第六期病虫情
TUhjnbcbe - 2025/3/10 19:25:00

一、5月份天气情况回顾

据车排子气象站资料,5月份平均气温为18.5℃,比历年同期值偏低1.3℃,月总降水量28.8㎜,比历年同期偏多7.5㎜,5月份总的气候特点是风多、气温偏低、降水偏多。针对各类虫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二、目前虫情

1、棉叶螨

据我站5月20日调查,试验站6号地地边奶浆草上叶螨调查:有虫株率3%,百株虫口17头,百株卵量87粒。5月22日,8连果园地蒲公英上调查:有虫株率4%,百株虫口23头。今年5月受低温和阵性天气影响,叶螨较年同期有虫株率少5倍,百株虫口少2.5倍。

据5月20-25日定点调查和普查,部分棉田相继出现棉叶螨中心株,虫口分布特点以局部棉田中心株危害状态,棉田地边有虫株率0.2-5%百株虫口3-38头。由于5月份气候的影响,棉叶螨发生和繁殖受到抑制,叶螨呈现单株螨量少,产卵量少的特点,预计随着6月份上旬入夏气温的不断上升,棉叶螨繁殖速度有所加快,发生危害期较历年推迟10天左右,发生程度接近年。

2、棉铃虫

一代棉铃虫发生量调查:据5月22-28日调查,棉田内、灰藜、大麻上调查,棉铃虫卵百株1-15粒,幼虫以1-2龄为主,百株虫口为0-3头,据杀虫灯诱越冬代棉铃虫情况看,5月4日为棉铃虫始见,始见期较年早3天,自5月10日以来至今,棉铃虫越冬代成虫持续出现,出蛾高峰为5月19-24日,一代棉铃虫的危害在田间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且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预计:一代棉铃虫危害期在6月上中旬末。

一代棉铃虫发生量综合评述:今年我区一代棉铃虫发生特点,产卵期较长,幼虫为害期长,发蛾高峰较年晚6-8天,发生量中度,棉田棉铃虫危害稍轻。发生量接近年。

(、、年同期测报灯诱棉铃虫量对比)

截止5月30日测报灯诱棉铃虫量:年诱蛾53头。年诱蛾35头,年诱蛾2头,越冬代成虫是年的1.5倍,是年的26倍。

3、棉蚜

据黄板诱集和棉田系统调查监测,目前尚未发现棉蚜中心株,预计:棉田迁入期在6月10日前后。棉黑蚜在个别地块呈中心株状态发生。预计6月上旬棉黑蚜在棉田将快速增长。

4、棉盲蝽5月24日14连麦田网捕,百网盲蝽25头,同天14连17-5号地边苦豆草上网捕,百网盲蝽头。比年同期多2倍,目前盲蝽已迁入棉田活动,棉田地边百网捕获1-2头,最高3头。5月28棉田调查,棉田地边棉盲蝽造成的破叶率0.1~12%,部分严重的棉田破叶率达15%以上。5月份雨水偏多,环境条件有利于棉盲蝽的发生。预计:年棉盲蝽中度发生,个别棉田中度偏重发生。

5、天敌

据灯诱监测,草蛉成虫已进入盛发期阶段并在田间开始产卵。5月24日在本站定点定株棉田调查,百株草蛉卵量2粒,蜘蛛1头;同日在14连规划外麦田调查,百网瓢虫23头、猎蝽11头、胡蜂1头、蜘蛛5头,14连17-5号地边苦豆草上网捕,百网网瓢虫头,蜘蛛3头.从棉田调查和麦田网捕调查情况分析,今年主要天敌总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三、农事建议

(一)防止盲蝽为害幼蕾,加强对棉盲蝽的调查与防治,对破叶率达到20%以上,百株虫口5头以上的条田,进行联防。坚持傍晚施药,早晨防治田外杂草上的虫口,使用啶虫咪或吡虫啉+阿维菌素,足水足药量防治。

(二)棉铃虫的防治

对一代棉铃虫以压基数为主,大多数农户因种植抗虫棉而放松对一代棉铃虫的防治,给二代棉铃虫危害造成隐患。尤其杂草较多棉田棉铃虫数量较多。

1、物理防治。要求职工按要求及时摆放性诱茏及飞蛾诱捕器,杀虫灯落虫袋要完好。

2、化学防治。对麦田百网10头以上,百株虫口达到3头以上番茄地,棉田进行化学防治,施药时间在清晨或傍晚棉铃虫出来取食时最好。防治药物以NPV为主,禁止使用有机磷药物。

(三)棉蚜及叶螨

注重棉叶螨和棉蚜中心株与小点片的调查与防治。能有效推迟进机车化防的时间,减少化防次数。棉蚜农药选用啶虫脒和吡虫啉类药物。棉叶螨农药选用炔螨特、阿维菌素、阿维乙螨唑、哒螨灵、四螨嗪等。

(四)注意各类化防中,药物包装袋要集中销毁。

作者:郁红霞,张成,谭海军,来源:第七师一二三团中心病虫测报站,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兵团第七师123团2018年第六期病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