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也是极好看的,别让广告溜走)
农信传媒
连月来,蛰伏数年的稻飞虱突然搭乘着组团的台风,持续地从东南亚向长江流域,甚至更北的稻区迁移,让正处重要生长期的水稻匆忙地拉响了紧急防控的警报。也正因此,从年便针对稻飞虱在我国登记,但因贵族的价格一直难以普及的呋虫胺,再次以出色的防效成为了业界讨论的焦点,纷纷探讨其作为主流品种抗起第三代新烟碱杀虫剂大旗的可能性......
一、系出名门的呋虫胺,效果早已被业界认可!
呋虫胺虽然被杀虫剂抗性管理委员会(IRAC)划入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第4组,但作为日本三井化学AGRO原创并开发的杀虫剂,和同组其他化合物的特性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呋虫胺的结构式
因为,三井化学AGRO在开发呋虫胺的过程中,不仅用四氢呋喃基取代了其他烟碱类杀虫剂氯代吡啶基、氯代噻唑基,而且以不含卤族元素结构,让其可以触杀、胃毒等形式干扰神经来麻痹和致死害虫,所以与其他烟碱杀虫剂明显区分的同时,呋虫胺也拥有了更广的杀虫谱和更出色的内吸渗透作用。而最终,以极低剂量快速、持久地显示极高杀虫活性的呋虫胺,也顺利地获得了“呋喃烟碱”的称号。
呋虫胺的部分靶标害虫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极高杀虫活性及吸汁阻碍发挥作用的呋虫胺,在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尤其对褐飞虱、白背飞虱、叶蝉、椿象、白粉虱、蓟马、蚜虫和茶小绿叶蝉等以吸食作物汁液进行危害的害虫,不断地展开高效地防控,持续地保护着作物的健康生长,维护着我们的粮食安全,满足着我们对农产品品质提升的要求。此外,呋虫胺也不断地在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甚至是蜚蠊、白蚁、家蝇等卫生害虫的高效防控中,诉说着“呋喃烟碱”的优越性。
二、作为理想的害虫抗性管理工具,呋虫胺已在全球获得了广泛的登记!
虽然呋虫胺的专利早在年已经过期,但是其对抗药性药虫的管理方面却依然如初。
在褐飞虱等害虫对吡虫啉广泛地产生抗药性的时候,同属抗性管理委员会(IRAC)分类第4组的呋虫胺目前没产生交互抗性,而且呋虫胺至今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仍无交互抗性。同样,在生物Q型烟粉虱(BemisiaTabaci)等蔬菜的主要害虫对吡虫啉和噻虫嗪抗药性很高的时候,对呋虫胺却依然非常敏感。
褐飞虱防效比较
(中间部分是三井呋虫胺处理区,与常规农药对照区(左)、无处理区(右)相比,褐飞虱大量落至水面,水稻生长表现更健康。)
也正因此,三井化学的呋虫胺自年在布赖顿会议上首次被报道后,凭借呋虫胺优异的杀虫活性,加上迅速阻止害虫的吸汁危害作用,不仅在开发之地日本,而且在美洲、澳洲以及中国等地均展开了大范围的登记,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作物的生长健康,为作物的高品质、高收益做出贡献。
三、抗性稻飞虱等害虫频发,呋虫胺有望扛起第三代新烟碱杀虫剂大旗!
然而,效果普遍认可的呋虫胺,在国内多年却仍没实现上市之初想象的大红大紫,而是作为杀虫剂中的贵族,一直低调地埋头于对靶标害虫的防控。
非常
适合飞防
全溶于水的三井化学呋虫胺产品非常适合飞防
但是,在近年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日益影响国内相关产品供应的情况下,三井化学却以高达99.1%含量的呋虫胺原药,以及精湛的造粒工艺全力确保着全溶于水而适宜飞防的呋虫胺的供给,同时也在抗性褐飞虱等众多的靶标害虫防控中,继续进行着自我的证名。
特别是近期频繁活动的台风,以及入秋后偏高的气温让广大稻区的稻飞虱再次难以防控地威胁水稻生产,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进入了农业农村部于发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的时候,之前在国内一直默默无闻的呋虫胺,在欧美对吡虫啉、噻虫胺和噻虫嗪等传统新烟碱类杀虫剂逐步禁限用的背景下,以回马枪的形式,快速地回到了国内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