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门诊又接到一位焦虑的家长,还没等我开口,他已经开始苦恼的倾诉了一大堆相关病情及自己的忧虑,原来,是因为他年仅4岁大儿子睡觉时打呼噜比较明显,医院,都说需要动手术,罪魁祸首就在于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孩子手术需要全麻,全麻风险未知,腺样体切除后可能复发,扁桃体切除后就少了一对免疫器官,而且不能再生,手术会不会对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可是不做听说会有腺样体面容,而且严重的话可能会憋死过去……”一个个的问题接二连三的抛过来,于是问他“那么,您想达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呢?”
他楞了一下,说“就是让孩子不打呼噜了就行”,当我告诉他未必一定需要手术时,他不能置信“怎么可能?医院都说要手术!”我告诉他,小儿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可以造成睡眠时打呼噜,甚至憋气的情况,但小儿腺样体肥大是8岁以下小孩子的生理性表现,只要检查性鼻咽部X线片,腺样体厚度和气道宽度比值小于0.85,且没有出现伴随的慢性鼻窦炎、中耳炎及呼吸时憋气明显的病情时,就不一定需要手术,这时可以选择中药口服治疗,扁桃体烙法治疗等中医内外治法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或者可以理解为在孩子最小的程度受伤害的前提下,改善症状,与疾病和平共处,直至腺样体萎缩或疾病痊愈。我建议他医院,或者可以有不同于手术的见解,他明显松了一口气。
孩子打呼噜这件事很常见,尤其是8岁以下的小孩,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鼻咽部的增殖体肥大引起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处于鼻子的最后端,如果过于肥大就会导致鼻子呼吸不畅,让感冒后的鼻炎、鼻窦炎缠绵难愈,可能会影响耳部诱发中耳炎、影响听力,可能造成缺氧让孩子生长发育受影响,更有甚者,可能会引发塌鼻、反颌的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多伴随有扁桃体肥大,因为这两处很难用药物消除或者缩小,医院手术时建议腺样体切除+扁桃体摘除同时进行。
孩子还小,这位家长的担忧其他人肯定有,但在我们临床诊疗中,并不想让大家视此为洪水猛兽,必要时的手术还是要做的,但可以先选择中医保守治疗,如果确实效果不佳,再手术也是不迟的。
在我们的患者中,这位患儿的情况很常见,我们一般根据具体病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起到健脾益肾、通窍排脓、清热散结等治疗目的,有一大部分孩子的病情仅中药内服外用就已有所改善,其中,鼻塞、流*鼻涕、慢性咳嗽伴有打鼾的患儿经过治疗几乎可以痊愈,部分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患儿经过耳部外治法也有显著地疗效,伴随有扁桃体肥大的3岁以上的患儿,如果配合度高,经过扁桃体烙法治疗也有明显的疗效。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耳鼻喉科传统内外治法更是让我们对治疗疾病树立信心,所以建议患儿家长遇到疾病切勿过于担忧,医院或者多问几位医生,博采众长,在不耽误孩子病情的基础上择优选择。需明白医学很多都是用“小错误掩盖大错误”,其实很多疾病并不一定需要手术,如果病情并不严重,还是选择在伤害最小的前提下进行治疗。(耳鼻喉科李斐)
按住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