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亲妈妈,联系我。她闺女耳朵里长了个东西,医院看看,但是总是害怕,生怕是恶性的,问我儿科有熟人不?我说,儿科整天跟赶集似的,有没有熟人一样,不可能插队。她的意思是熟人会给检查得仔细。我觉得回复的已经很委婉了,意思是你去排队就行了,认识与不认识没区别,我陪我姐去过一次,头都大了,特别是最近,娃娃挂吊瓶的特别多,排椅上、走廊里全是,我都想去卖马扎了。又给我打你有空不?我说,有没有空要看什么事。她说,医院吧,怪害怕的。我问,你妹妹呢?她说,她上班。我说,这种事,你让我陪着,不大合适吧?她说,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了。我说,行吧。我急忙给媳妇打电话,先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特别说明,是希望咱俩人陪着去,媳妇一听很生气:我哪有空?你自己去吧。我就获批了。儿科有朋友,是我娃幼儿园同学的妈妈,我先电话联系了一下,问问她在不在上班?她不在。约,次日下午,可以直接去办公室找她。我提前到达,给带了两包茶叶,另外提前跟她说明了一下,这是我一个读者,不是亲戚朋友,更不是其他,免得误会。聊起了娃。她问,你能不能写写小学老师?我说,写什么?她说,现在小学老师全是变态,给家长布置N多作业,孩子完成不了作业,在群上点名批评家长,作业批改也是家长的事,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也是家长的事,什么都是家长的事,要老师干嘛?我晚上8点以前从来没闲着过,都是忙这些。我说,我感触不深,可能是我不管的缘故。她问,你们班多少学生?我说,20个。她说,我们班85个。我说,当时我让你们选私立,你们都嫌教学质量不好,我就纳闷了,哪有什么好不好?小学课本那么简单,我们那边作业是在学校里做的,正常课程的确抓得不如这些公立学校紧,但是其它的活动多,例如有书法课,有足球课,有网球课,还有郊游之类的,孩子能学到课本以外的东西,老师每天布置的任务都属于生活类的,例如自己洗袜子,帮妈妈拖地,还要让爸爸妈妈写反馈。她说,大家都说私立不好,也不敢送了。我说,说私立不好的,都是道听途说,他们又没送娃去上过,应该问问我们这些家长才行,我觉得孩子的童年一定要有生活,而不是在回忆起童年时,全是苦逼的学习,今天已经不是过去了,过去一切为了高考,说白了,是饭碗教育,好好读书是为了饭碗,现在我们不缺饭碗,就没必要这么折腾了,我对孩子教育的定义是成长教育,包括见识、逻辑、性格、心理、技能、人际、健康。她问,小懂懂成绩如何?我说,我没关心过,考过去的时候,双百,种子选手,现在考试偶尔也需要我签字,有时满分,有时也错一两道题,我觉得都是理解的,哪能从小不犯错,别太离谱就行,例如考个七八十分,那肯定不行。她问,老师不管家长?我说,不管。她说,想转过去,但是又怕受歧视,毕竟我们就是上班族,没有豪车,没有豪宅,怕孩子自卑。我说,这个夸张了,都是演绎的。社会变化这么快,作为家长其实也蛮迷茫的,不知道怎么教育才是对的,什么都在变,但是教育方式没有变,因为教他们的这群人,还是当初教我们那群人,套路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也不能说让孩子不上学了吧?那只能顺从。前几天,我店里去了一个客人,她是做定制家具的,聊起了孩子,她姑娘今年20岁了,当初没读高中,直接读的3+2中专,学的空乘专业,现在回县城了,在家做直播,类似网红,颜值不错,偶尔还做平面模特。我问,有男朋友了没?她说,有了。我问,本地的?她说,是的。我问,你家就这一个娃?她说,是的。我说,若是有可能,还是要让她继续读书,若是就此结束了,她的一辈子就定型了,若是你逼她再读上几年书呢?可能人生还能上个台阶。她说,说了不听。我说,这时,家长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其实听着怪心疼的,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忙着赚钱,看似是懂事,其实耽误了未来,最好的时光,结果匆忙结婚生娃了。听她的意思是算了。算了就算了,与我也没有关系,我只是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待单亲妈妈带娃过来。朋友领我们直接去了住院部,找那边专家给简单一检查,基本确定是:耳道胆脂瘤,需要手术。算是走的后门,也没花钱。走了。单亲妈妈有种瘫痪的感觉,就是整个人的感觉立刻就不好了,听到“手术”二字吓坏了。我跟她说:这都是小手术,就跟剪指甲一样。医院后门,她揽着我脖子哭起来:我好害怕,咋办?你帮帮我吧,行不行?(不是那种暧昧的拥抱,有点类似倾诉式的,我对她没感觉,我对这类女人的定义就是粘粘胶。)我说,别怕,真不是多大的事。我挣脱了她。一是她娃在,二是她会把香水味弄到我身上,好几天散不去,我媳妇属狗的,其实我媳妇压根不管我,但是有些时候,她开玩笑似的问我身上咋有香水味,我会脸红,或者我很生气不想解释,反而惹出矛盾,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讲女生如何跟已婚男士相处,有两个细节,第一不能喷香水,第二下车必须检查座位上的头发。次日,我打电话给她,关心一下。她已经带着娃去济南了,还挂的专家号。这些,我都理解,当时我娃做手术,我们医院,人家给出的建议很简单,医院都可以做,何必非跑到上海呢?晚上,我在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