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咳嗽真的需要做这些检查吗
TUhjnbcbe - 2021/4/13 0:05:00

咳嗽是儿童感冒时极为普遍的一个病症,同时也是诸多疾病共有的一个症状。但是你知道吗,看似简单的咳嗽,却可能涉及了人体多个系统、器官,而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笔者在临床中接诊过儿童及成人的各种急、慢性咳嗽,其中不乏有做过各种化验、检查的。今天就来讲一下,你为咳嗽(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做过的那些检查,真的有必要吗?

一、血常规

“血常规”是咳嗽患儿(者)在就诊中被施行最多的检查项目。其实在教材或者相关专业指南中,无论急性或慢性咳嗽的诊疗,均未提及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

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无论咳嗽的时间长或短,还是咳嗽的频率剧烈或轻微,血常规检查基本是无意义的:

(一)对于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咳嗽,血常规无丝毫意义;

(二)对于感染因素引起的咳嗽,无论是病*、细菌还是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因感染部位局限于呼吸道,并不能引起血液中各项细胞分类的改变,故血常规化验对于所感染病原体的种类鉴别亦没有价值。

此时血常规的检测结果仅代表了患儿的正常情况下的状态,和咳嗽无相关性。而临床医生往往把血常规的结果与咳嗽相关联,以此来指导用药,属于非常错误的做法。

二、胸片(DR)

对于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儿(者),若无其他突出伴随症状如发热等出现,多数无胸片检查的必要。在最新版中国儿童肺炎诊疗全国专家共识中提及:

(一)当临床医师可以确定为肺炎时,无需进行胸片检查;

(二)当发热、咳嗽同时超过3-5天,高度怀疑肺炎且不能明确为肺炎的可考虑进行胸片检查;

(三)对于并无发热的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期咳嗽或者急性支气管炎,无拍胸片必要;

(四)对于慢性咳嗽(咳嗽超过4周)所包括的各种疾病中,亦未提及胸片检查;

(五)当临床症状考虑一些特殊疾病而又不能确定时,当行胸片检查,如肺结核。

三、支原体检查

支原体,全称“肺炎支原体(MP)”,由于病原体带“肺炎”二字,有些家长误以为感染该病原体即为患有肺炎。其实肺炎支原体仅仅是一种病原体的名称而已,它不只是引起肺炎,亦可引起中耳炎、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疾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支气管炎的咳嗽有着不同于其他病原体感染咳嗽的特点:对于大龄儿童,可出现阵发性、剧烈的干咳,夜间加重;对于幼年儿童,可出现湿性痰咳。

检查误区

(一)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往往时间迁延较长,医生多数机械依据“咳嗽时间长”这一点即行肺炎支原体检测,却未考虑其实很多迁延与前期的治疗不得力有关,而并非真的支原体感染引起,于是盲目检测的支原体结果往往显示“阴性”;

(二)更有甚者,在咳嗽之初就进行了支原体检测(支原体感染产生抗体需要大约1周时间),由于检测时机不恰当,其结果无论阴性或阳性都无太大参考价值。

诊断误区

临床医生应该要十分清楚,即便化验到支原体为阳性,那也不代表真的为支原体感染!

(一)由于支原体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够在人体内存留较久(数月甚至半年),故此时的支原体阳性结果也可以是既往感染遗留下的痕迹,而并非新近感染。

(二)由于弱阳性的结果存在诸多可能,例如检测误差等,故对于支原体弱阳性的检查结果,更不可随意判定为支原体感染。

治疗误区

(一)如果检查不可避免,一旦拿到的结果为支原体阳性,临床医生亦不可依据此结果随意开具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近些年,阿奇霉素滥用严重,导致其耐药性增强,使曾经的支原体“特效药”正在走向“无效”。据最新一篇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期刊报道,阿奇霉素在儿童期的滥用,亦可导致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多么可怕!

(二)相反,在很多时候如果确定为支原体感染,即便此时化验支原体结果为阴性,也应当使用阿奇霉素治疗。

总而言之,咳嗽无论时间长短,均无化验支原体的必要;亦不能单纯依赖支原体检测结果去判定感染;更不能随意滥用阿奇霉素或漏诊一些客观存在的支原体感染。

四、免疫球蛋白检测

对于咳嗽的患儿,特别是咳嗽较久的患儿,往往还会被安排免疫力的检查。医生通常会告诉家长:“咳嗽这么久,可能免疫力比较低,化验一下免疫”。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是,在所有慢性咳嗽所属的咳嗽疾病中,均未有因免疫低下导致的咳嗽,或者导致的咳嗽迁延不愈。无论患儿的免疫功能强或弱,均与患儿咳嗽并无太大关系。也可以说,这是一项不相干检查!

五、过敏原

对于一些久治不愈,反反复复的咳嗽患儿,医生通常会建议:“也可能是过敏,可以做一下过敏原检查”。

其实“过敏性咳嗽”这个名词是由日本学者提出,但在国际上未被承认及使用。如果考虑患儿为过敏引起,通过细致的询问病史即可大概得出答案:如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节或者在接触特定的物质时出现的咳嗽,大致可以判断为某些过敏原引起;若咳嗽毫无规律可循,则无过敏可能。但是,即便考虑为过敏引起的咳嗽,也无需做过敏原检测!原因如下:

(一)过敏原检测项目中,检测种类、数目有限,患儿的致病过敏原极可能不包含在所作的过敏原检测项目之中。故即使所检测的过敏原均为阴性,也不代表真的没有过敏。

(二)过敏原检测项目中,多数为食用的食物类,目前食物本身是否能够引起呼吸道的症状,尚未确定,还存在争议。咳嗽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时,即使确实能检测到阳性物质,但该物质往往和咳嗽并无丝毫因果关系,也许只是不相干的并列关系,所以极易误将所检出的阳性过敏原和咳嗽构成因果关系。

(三)即便真的存在某种物质过敏引起的咳嗽,那么在每次接触时就会出现咳嗽症状,不接触则无症状,根据生活经验便可发现过敏原,无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来找和尚头上的虱子。例如,对于螨虫过敏患儿,在每次上床睡觉、起床抖动被子时或者衣柜拿出存放已久的新衣被时,均会有螨虫及尸体诱发过敏症状。

总之,在咳嗽中过敏原检测也属于鸡肋。其实在绝大多数时候过敏原都是一种鸡肋检查,特别是在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当中,使用的较多,却几乎无用。

以上为笔者在接诊咳嗽患儿时所遇到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咳嗽的治疗应当特别注重详细的询问发病经过、治疗经过、对治疗的疗效反应、细致的询问咳嗽的具体情况、咳嗽的特点、咳嗽的时间特性等等,这些要素往往隐藏着至关重要的突破点。而并非机械盲目施行检查,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甚或可能因不恰当的检查给治疗带来误导,帮倒忙!

免责声明:以上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用药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用于商业用途。

喜欢是鼓励~分享和转发是更大的支持

扫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咳嗽真的需要做这些检查吗